⒈ 一种杂戏,其动作为头脚倒竖,用双手支撑全身。亦泛指这种动作。
⒈ 一种杂戏,其动作为头脚倒竖,用双手支撑全身。亦泛指这种动作。
引元 郑光祖 《老君堂》楔子:“我做将军古怪……在教场里竖蜻蜓耍子。”
《西游记》第五六回:“行者 翻觔斗,竖蜻蜓,疼痛难禁。”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正月·岁时杂戏》:“博戏则骑竹马,扑蝴蝶,跳白索……竖蜻蜓。”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三官宝》:“其党十餘人常聚集於其中,或掇石较力,或悬空架横木,为翻觔斗、竖蜻蜓诸戏。”
引《西游记·第二八回》:「翻觔斗,竖蜻蜓,当街上筛锣擂鼓,无所不为的顽耍。」
(1)(形)跟地面垂直的:~井。(2)(形)从上到下的;从前到后的:画一条~线|~着再挖一道沟。(3)(动)使物体跟地面垂直:~电线杆。(4)(名)(~儿)汉字的笔画;形状是“|”。(5)〈书〉(名)年轻的仆人:~子。
词语解释蜻蜓[ qīng tíng ]⒈ 构成蜻蜓目的任何种大形的昆虫,有很多复眼的大形头部,触角短小,腹部细长,四只窄长有网状脉的翅,颚粗壮,足适于握住猎物,对人完全无害而属于最有用的昆虫,成虫取食飞翔捉到的昆虫并消灭大量蝇蚋与蚊虫,而水生若虫捕食消灭蚊虫幼虫。英dragonfly;⒉ 蜻蜓目的昆虫。英odonate;引证解释⒈ 亦作“蜻蝏”。⒉ 昆虫名。身体细长,胸部的背面有两对膜状的翅,喜生活在水边,捕食蚊子等小飞虫。引晋 张华 《博物志》卷四:“五月五日埋蜻蜓头於西向户下,埋至三日不食,则化成青真珠。”唐 王建 《戴胜词》:“紫冠采采褐羽斑,衔得蜻蜓飞过屋。”清 恽敬 《<听云楼诗钞>序》:“夫人之耳不可执,不可恃也,蚁动而以为牛鬭,蜻蝏翼而以为曳大木,震雷发乎前而聋者不闻。”冰心 《寂寞》:“你看那边水上飞着好些蜻蜓,一会儿要下雨了。”⒊ 指仿蜻蜓状制成的发钗。引五代 张泌 《江城子》词之二:“緑云高綰,金簇小蜻蜓。”国语辞典蜻蜓[ qīng tíng ]⒈ 动物名。昆虫纲蜻蛉目。身体细长,头部有复眼一对,胸部背面有膜质翅两对。生活于水边,捕食蚊蝇为生,是一种益虫。雌的以尾点水产卵水中。幼虫为水虿。英语dragonfly德语Großlibelle ( lat: Anisoptera ) (S, Bio), Großlibellen ( lat: Anisoptera, eine Unterordnung der Libellen ) (S, Bio), Libelle (S, Bio)法语libellule, anisopt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