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指东南方的三条江与 太湖 流域一带的湖泊。参见“三江”。
引《淮南子·本经训》:“舜 乃使 禹 疏 三江 五湖。”
《汉书·沟洫志》:“﹝ 禹 ﹞於 吴,则通渠 三江 五湖。”
《淮南子·地理志下》:“吴 东有海盐 章山 之铜, 三江 五湖 之利。”
晋 孙楚 《为石仲容与孙皓书》:“三江 五湖,浩汗无涯。”
引《尸子》卷下:“取玉甚难,越三江五湖,至 崑崙 之山,千人往,百人反;百人往,十人反。”
宋 孔武仲 《瓜步阻风》诗:“三江五湖歷已尽,势合平夷反齟齬。”
《诗刊》1977年第9期:“好响一面铜鼓,撼千峰万岭,震三江五湖。”
引宋·孔武仲〈瓜步阻风〉诗:「三江五湖历已尽,势合平夷反龃龉。」
《西游记·第四二回》:「这一时间,转过了三江五湖、八海四渎、溪源潭洞之间,共借了一海水在里面。」
词语解释三江[ sān jiāng ]⒈ 古代各地众多水道的总称。《书·禹贡》:“三江既入,震泽底定。”《周礼·夏官·职方氏》:“其川三江。”汉以后有多种解释。《国语·越语上》韦昭注以吴江、钱塘江、浦阳江为三江。《水经注·沔水》引郭璞说以岷江、松江、浙江为三江。《书·禹贡》陆德明释文引《吴地记》以松江、娄江、东江为三江。《汉书·地理志上》颜师古注以北江、中江、南江为三江。⒉ 蜀有三江,即岷江、涪江、沱江。⒊ 指广东境内的西江、北江、东江。⒋ 指鸭绿江、松花江、黑龙江。引证解释⒈ 古代各地众多水道的总称。引《书·禹贡》:“三江既入, 震泽 底定。”《周礼·夏官·职方氏》:“其川三江。”汉 以后有多种解释。 《国语·越语上》 韦昭 注以 吴江、钱塘江、浦阳江 为三江。 《水经注·沔水》引 郭璞 说以 岷江、松江、浙江 为三江。 《书·禹贡》 陆德明 释文引《吴地记》以 松江、娄江、东江 为三江。 《汉书·地理志上》 颜师古 注以 北江、中江、南江 为三江。 南朝 宋 谢灵运 《入彭蠡湖口》诗:“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唐 杜甫 《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诗:“天台 隔三江,风浪无晨暮。”元 方回 《听航船歌》诗之六:“南到 杭州 北 楚州,三江八堰水通流。”清 龚自珍 《胡户部集同人祀汉郑司农作祀议一篇质户部户部属檃括其指为韵语以谐之》:“《尚书》有今文,隻义餽贫送,四辨餽《尧典》,三江餽《禹贡》。”⒉ 蜀 有三江,即 岷江、涪江、沱江。引明 杨慎 《嘉州刘介川进士母寿诗》:“三江化作长春酒,戯綵恒斟 爱日亭。”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升庵集》:“蜀 之三江:外水 岷江,中水 涪江,内水 沱江 也。”⒊ 指 广东 境内的 西江、北江、东江。引清 黄遵宪 《羊城感赋》之二:“手挽三江尽北流,寇氛难洗 越 人羞。”⒋ 指 鸭绿江、松花江、黑龙江。引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十三:“鸭緑江、松花江、黑龙江,称三江,其源在 长白山 顶。”国语辞典三江[ sān jiāng ]⒈ 江苏、江西、安徽三省的合称。⒉ 四川省岷江、涪江、沱江的合称。⒊ 广西省黔江、郁江、桂江的合称。⒋ 浙江省吴江、钱塘江、浦阳江的合称。
词语解释五湖[ wǔ hú ]⒈ 古代吴·越地区湖泊。其说不一:江南五大湖的总称。指洞庭湖。近代称华中、华东五大著名湖泊。即洞庭湖、鄱阳湖、巢湖、洪泽湖和太湖。春秋末越国大夫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亡吴国,功成身退,乘轻舟以隐于五湖。见《国语·越语下》。后因以“五湖”指隐遁之所。引证解释⒈ 古代 吴 越 地区湖泊。其说不一:(1) 吴县 南部的湖泽。引《周礼·夏官·职方氏》:“东南曰 扬州 ……其泽藪曰 具区,其川三江,其浸五湖。”郑玄 注:“具区 、五湖在 吴 南。浸,可以为陂灌溉者。”具区,即 太湖。(2)即 太湖。《国语·越语下》:“果兴师而伐 吴,战於 五湖。”韦昭 注:“五湖,今 太湖。”《文选·郭璞〈江赋〉》:“注 五湖 以漫漭,灌三江而漰沛。”李善 注引 张勃 《吴录》:“五湖 者, 太湖 之别名也。”(3) 太湖 及附近四湖。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夫差内传》:“入五湖之中。”徐天祐 注引 韦昭 曰:“胥湖、蠡湖、洮湖、滆湖,就 太湖 而五。”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二》:“南江东注於 具区,谓之五湖口。五湖谓 长荡湖、太湖、射湖、贵湖、滆湖 也。”(4) 太湖 附近的五个湖。 《史记·夏本纪》“震泽 致定” 唐 张守节 正义:“五湖者, 菱湖、游湖、莫湖、贡湖、胥湖,皆 太湖 东岸五湾为五湖,盖古时应别,今并相连。”⒉ 江 南五大湖的总称。 洮滆,今 江苏 长荡湖、西滆湖。彭蠡,今 鄱阳湖。青草,今 洞庭湖 东南部。引《史记·三王世家》:“大江 之南,五湖之间,其人轻心。”司马贞 索隐:“五湖者, 具区、洮滆、彭蠡、青草、洞庭 是也。”明 杨慎 《丹铅总录·地理》:“王勃 文‘襟三江而带五湖’,则总言南方之湖。 洞庭 一也, 青草 二也, 鄱阳 三也, 彭蠡 四也, 太湖 五也。”⒊ 指 洞庭湖。引唐 杜甫 《归雁》诗:“年年霜露隔,不过 五湖 秋。”朱鹤龄 注:“雁至 衡阳 则回。此五湖当指 洞庭湖 言。”⒋ 近代称 华中、华东 五大著名湖泊。即 洞庭湖、鄱阳湖、巢湖、洪泽湖 和 太湖。⒌ 春秋 末 越国 大夫 范蠡,辅佐 越王 勾践,灭亡 吴国,功成身退,乘轻舟以隐於五湖。见《国语·越语下》。后因以“五湖”指隐遁之所。引晋 葛洪 《抱朴子·正郭》:“法当仰隮 商 洛,俯泛五湖,追 巢父 於峻岭,寻渔父於沧浪。”唐 李白 《书情赠蔡舍人雄》诗:“我纵五湖棹,烟涛恣崩奔。”清 李渔 《巧团圆·闻诏》:“从今后呵,纔知道隐 三湘 泛五湖,这仙缘没福难图。”国语辞典五湖[ wǔ hú ]⒈ 湖泊名:(1)太湖。唐·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诗:「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2)洞庭湖。(3) 太湖及其附近的胥、蠡、洮、滆四湖。宋·吴文英〈八声甘州·渺空烟四远〉词:「宫里吴王沉醉,倩五湖倦客,独钓醒醒。」引《国语·越语下》:「战于五湖。」《韩非子·初见秦》:「秦与荆人战,大破荆,袭郢,取洞庭五湖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