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句网 -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词典

铜驼荆棘的意思

tóngtuójīng

铜驼荆棘


拼音tóng tuó jīng jí
注音ㄊㄨㄥˊ ㄊㄨㄛˊ ㄐ一ㄥ ㄐ一ˊ

繁体銅駝荊棘
词性成语

词语解释

铜驼荆棘[ tóng tuó jīng jí ]

⒈  语出《晋书·索靖传》:索靖有远见,“知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铜驼叹曰:‘会见汝在荆棘中耳。’”后因以“铜驼荆棘”指变乱后的残破景象

引证解释

⒈  后因以“铜驼荆棘”指山河残破、世族败落或人事衰颓。

《晋书·索靖传》:“靖 有先识远量,知天下将乱,指 洛阳 宫门铜驼,叹曰:‘会见汝在荆棘中耳!’”
陆游 《谢池春》词之三:“似 天山 凄凉病驥,铜驼荆棘,洒临风清泪。”
元 宋旡 《公子家》诗:“不信铜驼荆棘里,百年前是五侯家。”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三:“神州陆沉之痛,铜驼荆棘之伤,往往寄託于词。”

国语辞典

铜驼荆棘[ tóng tuó jīng jí ]

⒈  晋时索靖知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的铜驼叹曰:「就要看见你埋在荆棘里。」典出也作「荆棘铜驼」。

《晋书·卷六〇·索靖传》。后用来形容国土沦丧后的残破景象。《清史稿·卷五〇〇·遗逸传·庄元辰传》:「陛下试念两都黍离麦秀之悲,则居处必不安;试念孝陵、长陵铜驼荆棘之惨,则对越必不安。」

豆剖瓜分 残山剩水

词语分解

铜驼的解释

词语解释铜驼[ tóng tuó ]⒈  亦作“铜駝”。⒉  铜铸的骆驼。多置于宫门寝殿之前。⒊  即铜驼街。⒋  借指京城,宫廷。引证解释⒈  亦作“铜駞”。⒉  铜铸的骆驼。多置于宫门寝殿之前。引晋 陆翙 《邺中记》:“二铜駞如马形,长一丈,高一丈,足如牛,尾长三尺,脊如马鞍,在 中阳门 外,夹道相向。”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物异》:“汉元帝 竟陵 元年, 长陵 铜驼生毛,毛端开花。”元 萨都剌 《梅仙山行》:“咸阳 秋色压宫树,金人夜泣铜驼悲。”清 唐孙华 《读梅村先生<鹿樵纪闻>有感题长句六句之一》诗:“铜驼堙没宫门草,金狄摩挲海上尘。”⒊  即 铜驼街参见铜驼街”。引南朝 陈 徐陵 《洛阳道》诗之一:“东门向 金马,南陌接 铜驼。”金 元好问 《送张君美往南中》诗:“阳平 城边握君手,不似 铜駞 洛阳 陌。”清 顾炎武 《洛阳》诗:“金谷 荒烟合, 铜駞 蔓草縈。”⒋  借指京城,宫廷。引明 许潮 《龙山宴》:“洛阳 禾黍西风乱,铜驼王气朝云散。”清 秋瑾 《日人石井君索和》诗:“铜驼已陷悲回首汗马终惭未有功。”国语辞典铜驼[ tóng tuó ]⒈  铜制的骆驼比喻亡国。参见「铜驼荆棘」条。引宋·文天祥〈满江红·试问琵琶〉词:「铜驼恨,那堪说!想男儿慷慨,嚼穿龈血。」

荆棘的解释

词语解释荆棘[ jīng jí ]⒈  荆:荆条,无刺;棘,酸枣,有刺。两者常丛生为从莽。也泛指丛生于山野间的带棘小灌木。例斩荆棘。——宋·苏洵《权书·六国论》英thistles and thorns;引证解释⒈  泛指山野丛生多刺的灌木。引《老子》:“师之所处,荆棘生焉。”汉 班昭 《东征赋》:“睹 蒲城 之丘墟兮,生荆棘之榛榛。”晋 张载 《七哀》诗:“蒙笼荆棘生,蹊逕登童竪。”《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我﹞跳出荆棘丛中,面都刺碎。”陈其通 《万水千山》第九幕第一场:“山岭上松柏挺立,石缝中荆棘繁茂,野菊盛开。”⒉  比喻奸佞小人。引《楚辞·东方朔<七谏·怨思>》:“行明白而曰黑兮,荆棘聚而成林。”王逸 注:“荆棘多刺,以喻谗贼。”《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思树芳兰,剪除荆棘。”李善 注:“荆棘以喻小人。”清 孙枝蔚 《句容题二颜公祠》诗:“杀公者 杞 非 希烈,有如荆棘损芝兰。”⒊  比喻纷乱。引《后汉书·冯异传》:“为吾披荆棘,定 关 中。”李贤 注:“荆棘,榛梗之谓,以喻纷乱。”唐 刘长卿 《和袁郎中破贼后上太尉》诗:“剡 路除荆棘,王师罢鼓鼙。”宋 陆游 《<傅给事外制集>序》:“及 高皇帝 中兴,虽披荆棘,立朝廷,中朝人物,悉会於行在。”⒋  喻艰险境地。引清 方文 《三月十九日》诗:“龙种荆棘,未审存与亡。”鲁迅华盖集·北京通信》:“我不妨大步走去,向着我自以为可以走去的路,即使前面是深渊荆棘、狭谷、火坑。”⒌  芥蒂嫌隙。引唐 孟郊 《择友》诗:“虽笑未必和,虽哭未必戚,面结口头交,肚里生荆棘。”唐 元稹 《苦乐相倚曲》:“君心半夜猜恨生,荆棘满怀天未明。”宋 苏轼 《与刘宜翁书》:“胸中廓然,实无荆棘,窃谓可受先生之道。”国语辞典荆棘[ jīng jí ]⒈  多刺的灌木。引《三国演义·第三回》:「满地荆棘黑暗之中,不见行路。」《儒林外史·第四三回》:「还亏得苗子的脚底板厚,不怕巉岩荆棘。」⒉  比喻困难、纷乱。引《后汉书·卷一七·冯异传》:「为吾披荆棘,当关中。」《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吾披荆棘,共卿等取天下。」近阻碍 ⒊  比喻小人、谗贼。引《楚辞·东方朔·七谏·怨思》:「行明白而曰黑兮,荆棘聚而成林。」《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思树芳兰,剪除荆棘。」⒋  比喻忧思、诡计。引唐·孟郊〈择友〉诗:「面结口头交,肚里生荆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