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逃责台”。
⒉ 即洛阳南宫簃台。周赧王避债逃于此,故名。
⒈ 亦作“逃责臺”。即 洛阳 南宫 簃台。周赧王 避债逃于此,故名。参见“逃责”。
引《太平御览》卷一七七引 晋 皇甫谧 《帝王世纪》:“周赧王 虽居天子之位,为诸侯所侵逼,与家人无异。貰於民,无以归之,乃上臺以避之。故 周 人因名其臺曰‘逃债臺’。故 洛阳 南宫 簃臺 是也。”
《晋书·食货志》:“王赧 云季,徙都 西周,九鼎沦没,二南堙尽,贷於百姓,无以偿之,乃上层臺以避其责, 周 人谓王所居‘逃责臺’者也。”
⒈ 位于河南省洛阳县境的古台。因周赧王避债于此,故称为「逃债台」。
(1)(动)逃跑;逃走:~奔|~窜。(2)(动)逃避:~税|~学。
词语解释债台[ zhài tái ]⒈ 《汉书·诸侯王表序》“有逃责之台”颜师古注引服虔曰:“周赧王负责,无以归之,主迫责急,乃逃于此台,后人因以名之。”后因以“债台”喻指负债。引证解释⒈ 后因以“债臺”喻指负债。引《汉书·诸侯王表序》“有逃责之臺” 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周赧王 负责,无以归之,主迫责急,乃逃於此臺,后人因以名之。”清 黄轩祖 《游梁琐记·文悌佳话》:“如我两袖清风,一拳朝露,将何囊金以填债臺?”瞿秋白 《饿乡纪程》三:“破产的‘士的阶级’大半生活筑在债台上,又得保持旧的‘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