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谓服饰尊盛而德行不能相称。《诗·邶风·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毛传:“褎,盛服也。充耳,盛饰也。大夫褎然有尊盛之服而不能称也。”一说像聋子一样塞耳不闻,形容拒绝听取别人的意见。郑玄笺:“充耳,塞耳也。言卫之诸臣颜色褎然,如见塞耳,无闻知也。”马瑞辰通释:“充耳当从《笺》训为塞耳,褎如即塞耳之皃。”后人多从郑笺,用作塞耳不闻之意。
⒈ 谓服饰尊盛而德行不能相称。
引《诗·邶风·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 毛 传:“褎,盛服也。充耳,盛饰也。大夫褎然有尊盛之服而不能称也。”
一说像聋子一样塞耳不闻,形容拒绝听取别人的意见。 郑玄 笺:“充耳,塞耳也。言 卫 之诸臣颜色褎然,如见塞耳,无闻知也。”
马瑞辰 通释:“充耳当从《笺》训为塞耳,褎如即塞耳之皃。”
后人多从 郑 笺,用作塞耳不闻之意。 《明史·汤开远传》:“武臣桀驁恣睢,无日不上条陈,争体统。一旦有警,輒逡巡退缩,即严旨屡颁,褎如充耳。”
清 黄宗羲 《子刘子行状》:“向者累请于公城守,裒如充耳。今欲为於国亡势去之餘,亦已知其难矣。”
引《诗经·邶风·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1. 古同“袖”。
词语解释充耳[ chōng ěr ]⒈ 塞住耳朵。⒉ 指声音充满耳朵。⒊ 古代挂在冠冕两旁的饰物,下垂及耳,可以塞耳避听。也叫“瑱”。引证解释⒈ 塞住耳朵。引《诗·邶风·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郑玄 笺:“充耳,塞耳也。言 卫 之诸臣,颜色褎然,如见塞耳,无闻知也。”《荀子·礼论》:“充耳而设瑱。”清 钱谦益 《吴士熙授承德郎制》:“昔 有宋 青溪 盗发,比疆连壤,褎如充耳。”⒉ 指声音充满耳朵。引许地山 《七宝池上底乡思》:“你岂不闻这里有等等妙音充耳;岂不见这里有等等庄严宝相?”⒊ 古代挂在冠冕两旁的饰物,下垂及耳,可以塞耳避听。也叫“瑱”。引《诗·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充耳琇莹。”毛 传:“充耳谓之瑱;琇莹,美石也。天子玉瑱,诸侯以石。”清 王夫之 《诗经稗疏·小雅》:“充耳者,瑱也,冕之饰也。”国语辞典充耳[ chōng ěr ]⒈ 塞住耳朵。引《诗经·邶风·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荀子·礼论》:「充耳而设瑱。」⒉ 古冠冕旁的瑱玉,因其下垂及耳,故称为「充耳」。引《诗经·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