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小部分不同,大部分相同。
引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檄移》:“意用小异而体义大同,与檄参伍,故不重论也。”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八篇:“官场伎俩,本小异大同,滙为长编,即千篇一律。”
鲁迅 《华盖集·通讯》:“在现在,我倒只希望这类的小刊物增加,只要所向的目标小异大同,将来就自然而然的成了联合战线。”
词语解释小异[ xiǎo yì ]⒈ 稍微不同。指细微不同处。微有特异。引证解释⒈ 稍微不同。引《三国志·魏志·东沃沮传》:“其言语与 句丽 大同,时时小异。”宋 欧阳修 《<归田录>后记》:“余之所録,大抵以 肇 为法,而小异於 肇 者,不书人之过恶,以谓职非史官,而掩恶扬善者,君子之志也。”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黄须翁》:“按此即 唐 人所传 虬髯公 事,而情节小异。”⒉ 指细微不同处。引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二六:“所谓修辞学,便是在依照意思调整语言这一件事情上面,把那千千万万具体的说话与文章中的千千万万小异抽去,将一些大同抽出来详加研讨的学问。”⒊ 微有特异。引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识鉴》:“褚 眄睞良久,指 嘉 曰:‘此君小异,得无是乎?’”宋 陈亮 《汉宫春·岩桂花》词:“都缘是,此君小异,费他万种消详。”《宋史·佞幸传·朱勔》:“人不幸有一物小异,共指为不祥,唯恐芟夷之不速。”
词语解释大同[ dà tóng ]⒈ 我国古代一些思想家提出的一种天下为公,人人平等的社会政治理想。英Great Harmony,the confucian ideal of perfect society;⒉ 基本相同,在大的方面一致。英be essentially the same;大同[ dà tóng ]⒈ 地名,在山西省。英Datong;引证解释⒈ 谓与天地万物融合为一。引《庄子·在宥》:“颂论形躯,合乎大同,大同而无己。”郭象 注:“其形容与天地无异。”成玄英 疏:“圣人盛德躯貌,与二仪大道合同,外不闚乎宇宙,内不有其己身也。”《列子·黄帝》:“子夏 曰:‘以 商 所闻夫子之言,和者大同於物,物无得伤阂者,游金石,蹈水火,皆可也。’”⒉ 战国 末至 汉 初的儒家学派提出的一种理想社会,与“小康”相对。这种理想社会曾为许多人所向往。 洪秀全、康有为、谭嗣同 和 孙中山 都曾受过“大同”思想的影响。引《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脩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恶其不出於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与,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⒊ 指国家统一。引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今日天下大同,须为百代典式,岂得尚作 关中 旧意?”王利器 集解:“此当 隋 时而言, 隋 统一天下,结束南北对峙局面,故云‘大同’。”⒋ 大体相同。引《汉书·西域传上·大宛国》:“自 宛 以西至 安息国,虽颇异言,然大同,自相晓知也。”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二六:“不过许多小异之中,也尽有大同的成分存在。”国语辞典大同[ dà tóng ]⒈ 最和平安乐的盛世。例如:「世界大同」。⒉ 天地万物与人合而为一。引《吕氏春秋·有始览·有始》:「天地万物,一人之身也,此之谓大同。」⒊ 大致相同。引《汉书·卷九六·西域传上·大宛国传》:「自宛以西至安息国,虽颇异言,然大同,自相晓知也。」《后汉书·卷七二·董卓传》:「天下反复未可知,相与州里,今虽小违,要当大同,欲共一言。」⒋ 南朝梁武帝的年号(西元535~546)。⒌ 县名。在山西省内外长城之间,是平绥铁路的中心,产煤。旧为大同府治。英语Datong or Great community in neo-Confucian philosophy, sim. New Jerusalem, Datong or Tatung district of Taipei City 臺北市|台北市[Tai2 bei3 shi4], Taiwan, Datong prefecture level city in Shanxi 山西, Datong or Tatung township in Yilan county 宜蘭縣|宜兰县[Yi2 lan2 xian4], Taiwan德语Datong (Stadt in der Provinz Shanxi) (Eig, Geo)法语grande unit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