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伤逝》:“王长史 病篤,寝卧灯下,转麈尾视之……及亡, 刘尹 临殯,以犀柄麈尾著柩中,因慟絶。”
词语解释犀柄[ xī bǐng ]⒈ 指犀柄麈尾。引证解释⒈ 指犀柄麈尾。参见“犀柄麈尾”。引唐 陆龟蒙 《村夜》诗之一:“遇敌舞虵矛,逢谈捉犀柄。”宋 苏轼 《径山道中次韵答周长官》:“不如从我游,高论发犀柄。”
词语解释麈尾[ zhǔ wěi ]⒈ 古人闲谈时执以驱虫、掸尘的一种工具。在细长的木条两边及上端插设兽毛,或直接让兽毛垂露外面,类似马尾松。因古代传说麈迁徙时,以前麈之尾为方向标志,故称。后古人清谈时必执麈尾,相沿成习,为名流雅器,不谈时,亦常执在手。引证解释⒈ 古人闲谈时执以驱虫、掸尘的一种工具。在细长的木条两边及上端插设兽毛,或直接让兽毛垂露外面,类似马尾松。因古代传说麈迁徙时,以前麈之尾为方向标志,故称。后古人清谈时必执麈尾,相沿成习,为名流雅器,不谈时,亦常执在手。引晋 陶潜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亮 以麈尾掩口而笑。”唐 白居易 《斋居偶作》诗:“老翁持麈尾,坐拂半张牀。”《红楼梦》第一〇九回:“只见 妙玉 头带妙常冠……腰下繫一条淡墨画的白綾裙,手执麈尾念珠。”国语辞典麈尾[ zhǔ wěi ]⒈ 以麈的尾毛做成的拂尘,可用来驱赶蚊蝇。引《晋书·卷四三·王戎传》:「每捉玉柄麈尾,与手同色。」《三国演义·第九五回》:「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