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即昆仑山。《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经营炎火而浮弱水兮”张守节正义引唐李泰等《括地志》:“阿耨达山,一名昆仑山,其山为天柱,在雍州西南一万五千三百七十里。”耨,一本作“傉”。宋李石《续博物志》卷三:“释氏《西域志》:阿耨达山上有大渊水,宫殿楼观甚大。即昆仑山。穆天子所至,即阿耨达宫也。”一说,即冈底斯山,在西藏自治区南部。
⒈ 即 昆仑山。
引《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经营 炎火 而浮 弱水 兮”
张守节 正义引 唐 李泰 等《括地志》:“阿耨达山,一名 崑崙山,其山为天柱,在 雍州 西南一万五千三百七十里。”
耨,一本作“傉”。 宋 李石 《续博物志》卷三:“释氏《西域志》:阿耨达山 上有大渊水,宫殿楼观甚大。即 崑崙山。穆天子 所至,即 阿耨达宫 也。”
一说,即 冈底斯山,在 西藏自治区 南部。 《清一统志·西藏·冈底斯山》:“今 阿里 为 藏 中极西南地,近古 天竺 境……疑此(指 冈底斯山 )即 阿耨达山 也。”
词语解释阿耨[ ā nòu ]⒈ 佛教语。意译为极微。今译为原子。⒉ 见“阿耨达池”。引证解释⒈ 佛教语。意译为极微。今译为原子。引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邹氏(邹衍 )之言,曰九州,曰瀛海,则佛之大千微尘也, 须弥 阿耨也。”章炳麟 《四惑论》:“乃若《胜论》之言阿耨, 伊壁鉤卢 之言阿屯, 黎布尼 之言毛奈陀,汉语译之,皆云原子。”⒉ 见“阿耨达池”。
(1)(名)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高~。(2)(名)形状像山的东西:冰~。(3)(名)蚕蔟:蚕上~了。(4)(名)指山墙:房~。(5)(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