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佛教八大地狱之一。
引《敦煌变文集·目连缘起》:“七日之间,母身将死,堕阿鼻地狱,受无间之餘殃。”
明 徐复祚 《投梭记·恣劫》:“若是 王导 知情的,永堕阿鼻地狱。”
柯灵 《香雪海·从<秋瑾传>说到<赛金花>》:“八国联军铁蹄下的故都,烧杀淫掠,如阿鼻地狱,尽人皆知。”
旧题 宋 苏轼 《艾子杂说》:“其贵人叩头乃服,王曰:‘可付阿鼻狱。’乃有牛头人数辈执之而去。”
清 黄遵宪 《伦敦大雾行》:“忽然黑暗无间堕落阿鼻狱,又惊恶风吹船飘至罗刹国。”
⒈ 佛教宇宙观中地狱中最苦的一种。为胡语音义合译,意为无间。堕落到此的众生受苦无间断,故称为「无间」。为八大地狱中的第八狱。
引《念佛三昧宝王论·卷上》:「女人能集,众多苦事,假以香华,而为严好,愚人于此,妄起贪求,如海疲鸟,迷于彼岸,死必当堕,阿鼻地狱。」
词语解释阿鼻[ ā bí ]⒈ 音译名。意译为“无间”,即痛苦无有间断之意。为佛教八大地狱中最下、最苦之处。英梵语 Avici;引证解释⒈ 梵语Avīci的译音。意译“无间”,即痛苦无有间断之意。为佛教传说中八大地狱中最下、最苦之处。引《梁书·儒林传·范缜》:“又惑以茫昧之言,惧以阿鼻之苦,诱以虚诞之辞,欣以兜率之乐。”元 无名氏 《硃砂担》第四折:“只愿你检验轮迴,速显灵威,将那廝直押送十八层地狱阿鼻。”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生拥皋比,殁沉阿鼻。”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地质略论》:“而何图风水宅相之説,犹深刻人心,力杜富源,自就阿鼻。”国语辞典阿鼻[ ā bí ]⒈ 阿鼻地狱的简称。参见「阿鼻地狱」条。引隋·智?《观心论》:「三轮四教从情释,不肯相遂入阿鼻。」英语Ceaseless pain (Sanskrit: Avici), one of the Buddhist hells, fig. hell, hell on earth
词语解释地狱[ dì yù ]⒈ 某些宗教的说法,指人死后灵魂在地下受折磨的地方,跟“天堂”相对。英hell; hades nether world;⒉ 比喻受苦受难的地方。英inferno;⒊ 黑暗、喧闹、混乱和坏人无法无天的地方。引证解释⒈ 梵文Naraka的意译,意为“苦的世界”。处于地下,有八寒、八热、无间等名目。古 印度 传说人在生前做了坏事,死后要堕入地狱,受种种苦。佛教也采用此说。引《宋书·夷蛮传·天竺迦毗黎国》:“且要天堂以就善,曷若服义而蹈道;惧地狱以敕身,孰与从理以端心。”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昔 五臺山 一僧,夜恒梦至地狱。”茹志鹃 《失去的夜》一:“也宝 睁大了眼,她怕,她觉得恐怖,她想起人们常说的十八层地狱,其中有一层是上刀山下油锅。”⒉ 与天堂相对。本为希伯来文,后基督教转意译为地狱。犹太教经典中原意为“阴间”,仅指死者灵魂的去处,并不涉及赏罚问题;后为基督教人转其意而用之,指不信仰耶稣基督的人灵魂于末日审判后受永刑的地方。引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情道理书》:“堪嘉弟妹立纲常,全敬神爷姓字扬,自此无忧罹地狱,自然永远在天堂。”⒊ 比喻险恶悲惨的境地。引《三国志·魏志·蒋济传》:“贼据西岸,列船上流,而兵入洲中,是为自内地狱,危亡之道也。”冯雪峰 《上饶集中营》第一部:“这是暗无天日的活地狱!”曹禺 《原野》序幕:“他眼里闪出凶狠,狡恶,机诈与嫉恨,是个刚从地狱里逃出来的人。”国语辞典地狱[ dì yù ]⒈ 多数宗教所描述的死后极苦的世界。在佛教中地狱属于六(五)道之一,有八大地狱。它是造恶者投生的场所,投生此处的众生,将受到种种极端的折磨。在基督教、犹太教、祆教、回教等宗教里,都认为地狱是亡灵经过最后审判而受处罚的最终场所。在中国民间观念将地狱分作十八层,每层地狱各有阎王,执行审判和处罚的责任。引《西游记·第三回》:「手中那棒,上抵三十三天,下至十八层地狱。」反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