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谓一人歌唱,三人应和。
引《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
郑玄 注:“倡,发歌句也。三叹,三人从叹之耳。”
(数)“一”的大写。
词语解释三叹[ sān tàn ]⒈ 亦作“三叹”。⒉ 多次感叹,形容慨叹之深。引证解释⒈ 亦作“三叹”。多次感叹,形容慨叹之深。引《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吾子置食之间三嘆,何也?”唐 杜甫 《惜别行送刘判官》诗:“九州兵革浩茫茫,三叹聚散临重阳。”太平天囯 洪仁玕 《自述》:“予每读其史传及《正气歌》,未尝不三嘆流涕也,今予亦祇法 文丞相 已。”谓三人随着歌唱者发出赞叹之声,予以应和。 《文选·陆机<文赋>》:“虽一唱而三叹,固既雅而不艳。”李善 注:“唱,发歌句者;三叹,三人从而叹之。”国语辞典三叹[ sān tàn ]⒈ 几度感叹。比喻慨叹之深。引《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吾子置食之间三叹,何也?」⒉ 一人唱歌,三人应和赞叹。参见「一倡三叹」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