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元 无名氏 《端正好·朔风寒同云密》曲:“我见他一六兀剌地説体礼,他那里阿来不来的唱一直。”
元 无名氏 《端正好·我常在地曹行》曲:“我见他一六兀剌的舌头儿念了些吸哴糊突的呪。”
亦作“一溜兀剌”。 元 无名氏 《哨遍·畋猎》曲:“马背后齐梢掛,掛的来力修緑簌,打番语一溜兀剌。”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5)(形)专一:~心~意。(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10)(名)初次,第一次。
词语解释兀剌[ wū là ]⒈ 蒙古语ula的音译。鞋,靴。无力貌。衬词。犹兀良。引证解释⒈ 蒙古语ula的音译。鞋,靴。引元 高安道 《哨遍·皮匠说谎》套曲:“新靴子投至能够完备,旧兀剌先磨了半截底。”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二折:“直等的蛇叫三声狗拽车,蚊子穿着兀剌靴。”⒉ 无力貌。引元 白朴 《梧桐雨》第四折:“闷打頦和衣卧倒,软兀剌方纔睡着。”明 汤显祖 《牡丹亭·闹殇》:“冷鬆鬆,软兀剌四梢难动。”⒊ 衬词。犹兀良。引元 王伯成 《斗鹌鹑·半世飘蓬》套曲:“醉醺醺无月不登楼,兀剌抵多少风雨替花愁。”国语辞典兀剌[ wù là ]⒈ 靴子。译自蒙古语。引元·高安道〈哨遍·十载寒窗诚意套·尾〉:「新靴子投至能够完备,旧兀剌先磨了半截底。」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二折》:「直等的蛇叫三声狗拽车,蚊子穿著兀剌靴。」⒉ 语尾助词,无意义。引元·白朴《梧桐雨·第四折》:「闷打颏和衣卧倒,软兀剌方才睡著。」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二〇出》:「冷松松,软兀剌四梢难动。」⒊ 发语词,多用于指点或转换语气。元·无名氏〈斗鹌鹑·半世飘蓬套·圣药王〉曲:「醉醺醺无日不登楼,兀剌抵多少风雨替花愁。」也作「兀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