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见“燕颔虎须”。
⒈ 见“燕頷虎鬚”。
词语解释燕颔[ yàn hàn ]⒈ 参见:燕颔,鷰颔。引证解释⒈ 形容相貌威武。颔,下巴。引唐 王宏 《从军行》:“儿生三日掌上珠,燕頷猿肱穠李肤。”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三:“童贯 彪形燕頷,亦略有髭,瞻视炯炯,不类宦人。”《群音类选·蟠桃记·诞孙相庆》:“看兰孙,虎头燕頷,知不是等闲人。”⒉ 东汉 名将 班超 自幼即有立功异域之志。相士说他“燕頷虎颈”,有封“万里侯”之相。后奉命出使 西域 三十一年,陆续平定各地贵族的变乱,官至 西域 都护,封 定远侯。见《后汉书·班超传》。后以“燕頷”为封侯之相。引南朝 陈 徐陵 《出自蓟北门行》:“生平燕頷相,会自得封侯。”唐 岑参 《送张都尉东归》诗:“封侯应不远,燕頷岂徒然。”清 赵翼 《赠相士彭铁嘴》诗:“幸免鼠目求官讯,本无燕頷封侯状。”⒊ 指武将;勇士。引明 徐渭 《次夕降抟雪径满鹅鸭卵烧竹照之八十韵》:“燕頷不醒頽锦帐,蛾眉邀醉叠金椑。”清 孙致弥 《咏史次王玠右先生韵》:“燕頷何年驰铁马,羊头此日总金貂。”清 陈维崧 《贺新凉·和竹逸江村遇伎之作》词:“风前小进休仍却,从古是、蛾眉燕頷,此身奚託?”
词语解释虬须[ qiú xū ]⒈ 亦作“虬须”。⒉ 见“虬须”。引证解释⒈ 亦作“虯须”。见“虬鬚”。亦作“虯须”。亦作“虯鬚”。拳曲的胡须。引《三国志·魏志·崔琰传》:“太祖 令曰:‘ 琰 虽见刑,而通宾客,门若市人,对宾客虬鬚直视,若有所瞋。’”《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二十一年》引作“虯须”, 胡三省 注曰:“卷鬚也。”唐 杜甫 《八哀诗·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虯鬚似 太宗,色映塞外春。”一本作“虬髯”。 唐 温庭筠 《夜宴谣》:“虬须公子五侯客,一饮千钟如建瓴。”清 孙枝蔚 《马食禾伐田家》诗:“碧眼虬鬚使我愁,向前长跪泪双流。”国语辞典虬须[ qiú xū ]⒈ 蜷曲的胡须。唐·李颀〈送陈章甫〉诗:「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也作「虬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