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见“一谷不升”。
⒈ 见“一穀不升”。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5)(形)专一:~心~意。(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10)(名)初次,第一次。
词语解释不登[ bù dēng ]⒈ 歉收。不升。不与,不赞成。不用。引证解释⒈ 歉收。引《礼记·曲礼下》:“岁凶,年穀不登。”《汉书·元帝纪》:“岁数不登,元元困乏,不胜饥寒。”宋 苏轼 《许州西湖》诗:“潁川 七不登,野气长苍莽。”清 吴敏树 《先考行状》:“今岁颇不登,贷者艰偿,不如放之。”⒉ 不升。引《左传·文公二年》:“《周志》有之:勇则害上,不登於明堂。”⒊ 不用。引《左传·隐公五年》:“鸟兽之肉不登於俎,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登於器。”杨伯峻 注:“不登於器,犹言不用於製成军国之重要器物。”⒋ 不与,不赞成。引《左传·襄公元年》:“於是为 宋 讨 鱼石,故称 宋,且不登叛人也。”杜预 注:“登,成也。不与其专邑叛君,故使 彭城 还繫 宋。”杨伯峻 注:“不登即不赞同。”汉 陈琳 《为袁绍檄豫州》:“幕府惟强干弱枝之义,且不登叛人之党,故復援旌擐甲,席卷起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