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故不可立。——《左传·成公十八年》
英cannot tell beans from wheat;
例世间也尽有不辨菽麦的人。——郭沫若《抱箭集·银杏》
英have no practical knowledge;
引《左传·成公十八年》:“周子 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
杜预 注:“菽,大豆也。豆麦殊形易别,故以为痴者之候。”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珠儿》:“儿渐长,魁梧可爱,然性絶痴,五六岁尚不辨菽麦。”
郭沫若 《抱箭集·银杏》:“世间也尽有不辨菽麦的人。”
⒈ 菽,豆子。不辨菽麦指无法分别豆子与麦子。形容人愚昧无知。语本后亦比喻缺乏常识或判断能力。南朝梁·陶弘景〈相经序〉:「或不辨菽麦,更保黄者,此又明其偏有得也。」
引《左传·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故不可立。」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词语解释菽麦[ shū mài ]⒈ 豆与麦。⒉ 比喻极易识别的事物。引证解释⒈ 豆与麦。引《诗·豳风·七月》:“黍稷重穋,禾麻菽麦。”《礼记·内则》:“饘酏酒醴,芼羹菽麦。”清 黄燮清 《十一月朔大雪》诗:“松柏无完枝,菽麦断萌蘖。”⒉ 比喻极易识别的事物。引《左传·成公十八年》:“周子 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三国志·蜀志·彭羕传》:“愚夫不为也,况僕颇别菽麦者哉!”南朝 梁 刘孝标 《辩命论》:“闻言如响,智昏菽麦,神之辨也。”国语辞典菽麦[ shú mài ]⒈ 豆与麦。比喻容易分别的东西。引《左传·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三国志·卷四〇·蜀书·彭羕传》:「先民有言,左手据天下之图,右手刎咽喉,愚夫不为也。况仆颇别菽麦者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