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玉台新咏·古词〈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后以“伯劳飞燕”借指离别的亲人或朋友。
引《玉台新咏·古词〈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元 张可久 《醉太平·春情》曲:“乌云髻鬆,金凤釵横,伯劳飞燕自西东,恼离愁万种。”
元 王子一 《误入桃源》第三折:“端的个人生最苦是别离,倒做了伯劳飞燕各东西。”
郁达夫 《别戴某》诗:“伯劳飞燕东西别,忍向江城一笛吹。”
引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三折》:「端的个人生最苦是别离,倒做了伯劳飞燕各东西。」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四折》:「他曲未终,我意转浓,争奈伯劳飞燕各西东,尽在不言中。」
词语解释伯劳[ bó láo ]⒈ 鸟,额部和头部的两旁黑色,背部棕红色,有黑色波状横纹。吃昆虫和小鸟。有的地区叫虎不拉(hǔ·bulǎ)英shrike;引证解释⒈ 鸟名。又名鵙或鴂。额部和头部的两旁黑色,颈部蓝灰色,背部棕红色,有黑色波状横纹。吃昆虫和小鸟。善鸣。引《诗·豳风·七月》“七月鸣鵙” 毛 传:“鵙,伯劳也。”《玉台新咏·古词〈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后借指离别的亲人或朋友。 唐 贾岛 《送路》诗:“别我就蓬嵩,日斜飞伯劳。”明 张凤翼 《灌园记·法章闻变》:“东去伯劳西去燕,断肠回首各风烟。”国语辞典伯劳[ bó láo ]⒈ 动物名。鸟纲燕雀目伯劳科。种类多,以台湾常见的红尾伯劳为例,体型较雀稍大,头、颈、背部呈珠灰色,至腰部渐转为红褐色。常在草坡、疏树林或农田村舍附近活动,常立于枝柱上。性凶猛,喜食昆虫、蛙类、蜥蜴。成语中的「劳燕分飞」,劳指的就是伯劳鸟。例如:「屏东恒春一带每年九月后,都有伯劳来访,我们应当好好保护这批大自然的访客。」
词语解释飞燕[ fēi yàn ]⒈ 亦作“飞燕”。⒉ 飞翔的燕子。⒊ 指汉成帝赵皇后。⒋ 良马名。⒌ 指古曲名。语出《吕氏春秋·音初》:“有娀氏有二佚女,为之九成之台,饮食必以鼓。帝令燕往视之,鸣若谥隘,二女爱而争搏之,覆以玉筐,少选发而视之,燕遗二卵,北飞,遂不反。二女作歌,一终曰:燕燕往飞。实始作为北音。”⒍ 指古卜名。引证解释⒈ 亦作“飞鷰”。 飞翔的燕子。引《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思为双飞鷰,衔泥巢君屋。”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李陵<从军>》:“袖中有短书,愿寄双飞燕。”⒉ 指 汉成帝 赵皇后。引《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孝成赵皇后,本 长安 宫人……学歌舞,号曰 飞燕。”南朝 宋 鲍照 《代朗月行》:“鬢夺 卫女 迅,体絶 飞燕 先。”唐 李白 《清平调》词:“借问 汉 宫谁得似,可怜 飞燕 倚新妆。”清 孙枝蔚 《春宫词》:“君恩重 飞燕,妾体拟当熊。”⒊ 良马名。引《文选·张协<七命>》:“驾 红阳 之飞鷰,驂 唐公 之驌驦。”张铣 注:“红阳、唐公 人也,并有良马名飞鷰。”南朝 宋 谢灵运 《会吟行》:“飞燕跃广途,鷁首戏清沚。”《南史·袁顗传》:“刘胡 叛走不告 顗,顗 至夜方知,大怒,駡曰:‘今年为小子所误。’呼取飞燕,谓其众曰:‘我当自出追之。’”⒋ 指古曲名。引语出《吕氏春秋·音初》:“有娀氏 有二佚女,为之九成之臺,饮食必以鼓。帝令燕往视之,鸣若謚隘,二女爱而争搏之,覆以玉筐,少选发而视之,燕遗二卵,北飞,遂不反。二女作歌,一终曰:燕燕往飞。实始作为北音。”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有娀 謡乎《飞燕》,始为北声。”清 姚鼐 《送侍路川主德州书院》诗:“经谭东 鲁 麟,曲唱西《飞燕》。”⒌ 指古卜名。引《史记·龟策列传》:“涂山 之兆从而 夏啟 世,飞燕之卜顺故 殷 兴。”国语辞典飞燕[ fēi yàn ]⒈ 飞翔的燕子。引《乐府诗集·卷三一·相和歌辞六·唐·梁氏琼·铜雀台》:「舞时飞燕列,梦里片云来。」⒉ 汉成帝之后赵飞燕。参见「赵飞燕」条。⒊ 东汉末年叛军领袖张燕的绰号。引《后汉书·卷七一·朱俊传》:「贼帅常山人张燕,轻勇趫捷,故军中号曰飞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