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句网 -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词典

鹦鹉学舌的意思

yīngxuéshé

鹦鹉学舌


拼音yīng wǔ xué shé
注音一ㄥ ㄨˇ ㄒㄩㄝˊ ㄕㄜˊ

繁体鸚鵡學舌
词性动词 成语

词语解释

鹦鹉学舌[ yīng wǔ xué shé ]

⒈  鹦鹉学人讲话。常指那些人云亦云无所创新的人,含有贬义。

repeat mechanically in the manner of a trained parrot; parrot;

引证解释

⒈  后因以“鸚鵡学舌比喻人云亦云,没有主见。

《景德传灯录·越州大殊慧海和尚》:“僧问:‘何故不许诵经,唤作客语?’师曰:‘如鸚鵡只学人言,不得人意。经传佛意,不得佛意而但诵,是学语人,所以不许。’”
浩然 《艳阳天》第一三一章:“他甚至于非常顽固地想:这不是真的,这是鹦鹉学舌, 韩百安 这种人,决不会这么容易被 萧长春 ‘同化’过去。”

国语辞典

鹦鹉学舌[ yīng wǔ xué shé ]

⒈  鹦鹉学人说话。后以鹦鹉学舌比喻人云亦云,搬嘴弄舌。

《景德传灯录·卷二八·越州大珠慧海和尚》:「僧问:『何故不许诵经,唤作客语?』师曰:『如鹦鹉只学人言,不得人意:经传佛意,不得佛意而但诵,是学语人,所以不许。』」

拾人牙慧

词语分解

鹦鹉的解释

词语解释鹦鹉[ yīng wǔ ]⒈  广泛分布于热带地区的许多属于鹦形目(Psittaciformes)的对趾足鸟,头圆,具有特别粗壮、弯曲而且有蜡膜的尖钩喙,上嘴大,常有羽冠,羽毛鲜艳多彩,能模仿人说话。例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礼记》英parrot;⒉  酒器名。例空持暖玉擎鹦鹉。——明·何景明明月篇》引证解释⒈  鸟名。头圆,上嘴大,呈钩状,下嘴短小,舌大而软,羽毛色彩美丽,有白、赤、黄、绿等色。能效人语,主食果实。引《礼记·曲礼上》:“鸚鵡能言,不离飞鸟。”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羽篇》:“鸚鵡,能飞,众鸟趾前三后一,唯鸚鵡四趾齐分。凡鸟下瞼眨上,独此鸟两瞼俱动,如人目。”清 吴兰修 《黄竹子传》:“竹窗昼静,鸚鵡呼茶,香奩之福地也。”⒉  比喻有才之士。引唐 纪唐夫 《送温庭筠尉方城》诗:“凤皇詔下虽霑命,鸚鵡才高却累身!”⒊  指鹦鹉杯。引南朝 梁简文帝 《答张缵谢示集书》:“车渠屡酌,鸚鵡骤倾。”宋 张元干 《满庭芳·寿富枢密》词:“香檀缓,杯传鸚鵡,新月正娟娟。”元 刘永之 《池阁独坐怀周伯宁诸公》诗:“鸚鵡怀深酌,空候想缓调。”⒋  指 鹦鹉洲。引宋 刘过 《沁园春·送王玉良》词:“看飞鳧仙子,张帆直上, 周郎 赤壁,鸚鵡 汀洲。”宋 姜夔 《清波引》词序:“予久客 古沔,沧浪 之烟雨, 鸚鵡 之草树, 头陀、黄鹤 之伟观, 郎官、大别 之幽处,无一日不在心目间。”⒌  指 汉 袮衡 所作《鹦鹉赋》。引唐 杜甫 《奉赠太常张卿垍二十韵》:“健笔凌《鸚鵡》,銛锋莹鷿鵜。”仇兆鳌 注:“《后汉书》:禰衡 在 黄祖 座,作《鸚鵡赋》,笔不停輟,文不加点。”国语辞典鹦鹉[ yīng wǔ ]⒈  动物名。鸟纲鹦鹉目。体长约三十公分,嘴大而短,上嘴钩曲覆下嘴,舌肥厚,善学人语。羽毛有白、红、黄、绿等色。栖于热带森林或岩洞树穴中。

学舌的解释

词语解释学舌[ xué shé ]⒈  学别人说话,喻指没有主见。英parrot; mechanically repeat other people’s words;引证解释⒈  指口角不严紧,随便地把听到的话或知道的事情转述给别人。引《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若是押发人是个学舌的,就是一塲是非出来。”《金瓶梅词话》第八五回:“这破包篓奴才,在这屋里就是走水的槽,单管屋里事儿往外学舌。”《红楼梦》第十九回:“别人看见了,又当作奇怪事新鲜话儿学舌讨好儿。”⒉  指自己没主见,只会搬述别人的话。例如:他光会学舌,因此有人给他起了个绰号,叫做“鹦鹉”。⒊  模仿别人说话。引《红楼梦》第八八回:“﹝ 巧姐儿 ﹞手里拿着好些顽意儿,笑嘻嘻走到 凤姐 身边学舌。”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五:“不知道是我学舌学得太不像,还是我大哥仅学了半年的 日本 话还没有升堂,那样的一句话完全没有打响。”叶圣陶 《夜》:“大男 顽皮地学舌,同时伸手想去取老妇人头上那翡翠簪儿。”国语辞典学舌[ xué shé ]⒈  拨弄口舌。引《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若是押发人是个学舌的,就有一场是非出来。」《红楼梦·第十九回》:「便是舅舅看不见,别人又当奇事新鲜话儿去学舌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