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睚眦:瞪眼,比喻极小的仇恨。极小的仇恨也一定要报复,形容心胸极其狭窄。
例瓒恃其才力,不恤百姓,记过忘善,睚眦必报。——《后汉书·公孙瓒传》
英seek revenge for the smallest grievance;
⒈ 像瞪眼看人这样的小怨,也一定要报仇。语本后指极小的怨恨也一定要报复。清·纪昀。
引《史记·卷七九·范雎蔡泽传》:「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阅微草堂笔记·卷一九·滦阳续录一》:「此狐快一朝之愤,反以陨身,亦足为睚眦必报者戒也。」
词语解释睚眦[ yá zì ]⒈ 发怒时瞪眼睛。例然于世道中未免迂阔怪诡,百口嘲谤,万目睚眦。——《红楼梦》英angry stare;⒉ 借指极小的仇恨。例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史记·范雎蔡泽传》凡平日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三国演义》英small grievance;引证解释⒈ 见“睚眦”。亦作“睚眥”。瞋目怒视;瞪眼看人。借指微小的怨恨。引《战国策·韩策二》:“夫贤者以感忿睚眦之意,而亲信穷僻之人,而 政 独安可嘿然而止乎?”《汉书·孙宝传》:“我与 穉季 幸同土壤,素无睚眥。”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七:“毋挟枪矛,寻睚眦以酿衅。”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四十:“他受不了百口嘲谤,也忍不下万目睚眦。”国语辞典睚眦[ yá zì ]⒈ 发怒时瞪著眼睛的样子。引《汉书·卷六〇·杜周传》:「反因时信其邪辟,报睚眦怨。」《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怀欲陈之而未有路,适会召问,即以此指推言陵之功,欲以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
(1)(动)告诉:~名|~账。(2)(动)回答:~友人书|~之以热烈的掌声。(3)(动)报答;用实际行动表示感谢:~恩。(4)(动)报复:~仇|~怨。(5)(动)报应:现世~。(6)(名)报纸:日~|机关~|登~|看~。(7)(名)指某些刊物:画~|学~。(8)(名)指用文字报道消息或发表意见的某些东西:喜~|海~|黑板~。(9)(名)指电报:发~机|送~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