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⒈ 亦作“病厌厌”。病弱精神不振貌。
引宋 欧阳修 《定风波》词:“把酒送春惆悵甚。长恁,年年三月病厌厌。”
元 贯云石 《一枝花·离闷》套曲:“病懨懨损容颜,闷昏昏多少愁烦。”
沙汀 《酒后》:“老太婆忽然病恹恹走过来。”
⒈ 久病慵懒的样子。元·高栻〈集贤宾·倚帏屏套·醋葫芦〉曲:「这些时病恹恹骨似柴,闷昏昏心似痴。」也作「病厌厌」。
引《董西厢·卷五》:「张君瑞病恹恹担带不去。说不得凄凉,觑不得恓楚。」
(1)(动)生理上或心理上发生的不正常状态:疾~|心脏~。(2)(名)生理上或心理上发生不正常的状态:~了三天。(3)(名)心病;私弊:弊~。(4)(名)缺点;错误:语~|通~。(5)(动)〈书〉祸害;损害:祸国~民。(6)(动)〈书〉责备;不满:诟~|为世所~。
词语解释恹恹[ yān yān ]⒈ 精神萎靡的样子。例恹恹欲睡。英be weak and weary through illness;⒉ 形容气息微弱。例气息微茫,恹恹若绝。——《封神演义》英weak;国语辞典恹恹[ yān yān ]⒈ 困倦或忧郁的样子。唐·刘兼〈春昼醉眠〉诗:「处处落花春寂寂,时时中酒病恹恹。」也作「厌厌」。引《红楼梦·第七二回》:「次日便觉心内不快,百般支持不住,一头睡倒,恹恹成了大病。」⒉ 慢慢的。引《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五》:「今得孙小官在身体上腾那,气便活动,口鼻之间,又接著真阳之气,恹恹的苏醒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