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梁启超 《新民说》十:“行其庭,草树凌乱然;入其室,器物狼藉然。若是者,虽未见其鬩墙誶帚,我知其家必不治!”
词语解释阋墙[ xì qiáng ]⒈ 见“阋墙”。引证解释⒈ 谓兄弟相争于内。后用以指内部相争。一本作“鬩墙”。引语本《诗·小雅·常棣》:“兄弟鬩于墙,外御其务。”明 吾丘瑞 《运甓记·琅琊就镇》:“皇路多艰,鬩墙频搆,愧拥节旄南控。”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使遭兄弟之变者尽如是,鬼尚有鬩墻之衅乎。”郭沫若 《贺日本内山书店成立三十周年纪念》诗:“如何垄断居奇者,尾逐妖星惯鬩墻。”国语辞典阋墙[ xì qiáng ]⒈ 语本比喻兄弟相争,引申为国家或集团内部的争斗。引《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例如:「党内两派阋墙,严重影响到整个党的形象。」
(名)笤帚;扫帚:炊~|扫~星|敝~自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