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英国商业银行。由1853年设立的特许银行和1862年设立的标准银行于1969年合并而成。特许银行于1858年在上海设分行,首任总经理中文名麦加利,故又称麦加利银行;英文chartered(特许的)在香港音译为“渣打”,故又称渣打银行。总行在伦敦。
词语解释标准[ biāo zhǔn ]⒈ 衡量事物的准则。例惟极贫无依,则械系不稍宽,为标准以警其余。——清·方苞《狱中杂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技术标准。道德标准。英standard; criterion;引证解释⒈ 亦作“标準”。⒉ 衡量事物的依据或准则。引《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器范自然,标准无假。”吕延济 注:“器量法度出於自然,为人标望准的,无所假借也。”《荀子·儒效》“﹝君子﹞行有防表” 唐 杨倞 注:“行有防表,谓有标准也。”毛泽东 《实践论》:“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⒊ 榜样;规范。见“标准”。引晋 孙绰 《丞相王导碑》:“玄性合乎道旨,冲一体之自然;柔畅协乎春风,温而侔于冬日。信人伦之水镜,道德之标準也。”唐 杜甫 《赠郑十八贲》诗:“示我百篇文,诗家一标準。”元 沉禧 《一枝花·题张思恭<望云思亲卷>》套曲:“孝心未伸,孝思怎忍,留取箇孝行名儿做标準。”国语辞典标准[ biāo zhǔn ]⒈ 衡量事物的准则。引晋·孙绰〈丞相王导碑〉:「信人伦之水镜,道德之标准也。」唐·韩愈〈伯夷颂〉:「彼独非圣人而自是如此,夫圣人乃万世之标准也。」近榜样 模范 法式 圭表 圭臬 准绳 尺度
词语解释银行[ yín háng ]⒈ 办理存款、贷款、汇兑、储蓄等业务的金融机构。英bank;引证解释⒈ 制造银器的行业。引《金瓶梅词话》第九十回:“我便投在城内 顾 银舖,学会了此银行手艺。”⒉ 通过存款、放款、汇兑、储蓄等业务,承担信用中介任务的信用机构。我国第一家银行是中国通商银行,1897年( 光绪 二十三年)成立。引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自餘庻政,若铁路,若轮船,若银行……莫不类是。”冰心 《我们太太的客厅》:“我今天有点倦,银行里开会整开了一下午。”曹禺 《日出》第二幕:“顾太太,你看 胡四 这两天又不到银行办事来了。”国语辞典银行[ yín háng ]⒈ 一种金融机构。以存款、放款、汇兑为主要业务,或兼事票券经理、纸币兑换、代理国库之出纳等业务。分普通银行、特殊银行、储蓄银行三种。⒉ 做金银首饰的行业。引《金瓶梅·第九〇回》:「我便投在城内顾银铺,学会了此银行手艺,拣钑大器头面,各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