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景德传灯录·真寂禅师》:“僧曰:‘恁么即学人归堂去也。’师曰:‘猢猻入布袋。’”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 梅圣俞 ﹞初受敕修《唐书》,语其妻 刁氏 曰:‘吾之修书,可谓猢猻入布袋矣!’”
引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其初受敕修唐书,语其妻刁氏曰:『吾之修书,可谓猢狲入于布袋矣。』」
词语解释猢狲[ hú sūn ]⒈ 猴子的别称。例你身躯虽是鄙陋,却像个食松果的猢狲。——《西游记》英monkey;引证解释⒈ 猕猴的一种,身上有密毛,生活在我国北方山林中。亦泛称猴子。引唐 黄幡绰 《嘲刘文树》诗:“文树 面孔不似猢猻,猢猻面孔强似 文树。”宋 杨万里 《无题》诗:“坐看猢猻上树头,旁人只恐堕深沟。”《说岳全传》第七八回:“这 普风 失了禪杖,就似猢猻没棒弄了,心慌意乱,驾起金光要走。”国语辞典猢狲[ hú sūn ]⒈ 猕猴的别名。参见「猕猴」条。
词语解释布袋[ bù dài ]⒈ 布制的袋子。⒉ 指招赘的女婿。或以为“补代”的音讹。引证解释⒈ 布制的袋子。引《隋书·食货志》:“有司尝进乾薑,以布袋贮之。”⒉ 指招赘的女婿。或以为“补代”的音讹。一说作“布代”。参见“布代”。引宋 朱翌 《猗觉寮杂记》卷上:“世号赘壻为布袋,多不晓其义。如入布袋,气不得出。顷附舟入 浙,有一同舟者号 李布袋。篙人问其徒云:‘如何入舍壻谓之布袋?’众无语。忽一人曰:‘语讹也,谓之补代。人家有女无子,恐世代自此絶,不肯嫁出,招壻以补其世代尔。’此言絶有理。”国语辞典布袋[ bù dài ]⒈ 用布制成的袋子。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只见壁上挂著一个包裹,他提下来一看,乃是布袋密扎,且又沉重。」⒉ 招赘的女婿。宋·朱翌也作「补代」、「赘婿」。引《猗觉寮杂记·卷上》:「世号赘婿为布袋,多不晓其义;如入布袋,气不得出。顷附舟入浙,有一同舟者号李布袋,篙人问其徒云:『如何入舍婿谓之布袋?』无语,忽一人曰:『语讹也。』谓之补代。」⒊ 乡镇名。参见「布袋镇」条。英语pouch, sack, bag, Budai (the Laughing Buddha), Budai or Putai town in Chiayi county 嘉義縣|嘉义县[Jia1 yi4 xian4], west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