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晋书·文苑传·张翰》:“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菇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后因以“莼羹鲈脍”用为思乡辞官的典故。
⒈ 后因以“蓴羹鱸膾”用为思乡辞官的典故。
引《晋书·文苑传·张翰》:“翰 因见秋风起,乃思 吴中 菰菜、蓴羹、鱸鱼膾,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羈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
宋 辛弃疾 《满江红·卢宪移漕建宁诸公饯别余为酒困卧青涂堂上三鼓方醒》词:“纸帐梅花归梦觉,蓴羹鱸膾秋风起。问人生得意几何时?吾归矣!”
清 方文 《汾湖赠祖仲美》诗:“蓴羹鱸膾菰米饭,至今秋气长鲜新。”
⒈ 晋朝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有归隐故里之思。典出《晋书·卷九二·文苑传·张翰传》。比喻归隐之思。宋·辛弃疾〈沁园春·三径初成〉词:「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也作「莼鲈」。
词语解释莼羹[ chún gēng ]⒈ 莼菜做的羹。引证解释⒈ 用蓴菜烹制的羹。引《晋书·陆机传》:“尝诣侍中 王济,济 指羊酪谓 机 曰:‘卿 吴中 何以敌此?’答云:‘千里蓴羹,未下盐豉。’时人以为名对。”《说郛》卷十九引 宋 曾三异 《因话录·蓴羹》:“‘千里蓴羹,未下盐豉。’世多以淡煮蓴羹,未用盐与豉相调和。非也!盖末字误书为未, 末下 乃地名, 千里 亦地名。此二处产此二物耳。其地今属 平江郡。”清 金农 《闻喜县中早发》诗:“脯腊膎胰非不饱,未免秋风刮面思蓴羹。”⒉ 蒓羹:莼菜做的羹。引唐 张志和 《渔父歌》:“松江 蟹舍主人欢,菰饭蒓羹亦共餐。”宋 周邦彦 《蓦山溪》词:“玉簫金管,不共美人游,因箇甚,烟雾底。独爱蒓羹美。”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动中的第二次大失败》:“张翰 在 西晋 齐王炯 的幕下,因秋风起而思食 江 东莼羹,因而离开了 齐王。”
词语解释鲈脍[ lú kuài ]⒈ 亦作“鲈鲙”。⒉ 鲈鱼脍。引证解释⒈ 亦作“鱸鱠”。鲈鱼脍。参见“鱸鱼膾”。引唐 元稹 《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芋羹真底可,鱸膾漫劳思。”元 朱希晦 《和韵简天则上天》:“故乡鱸鱠牵归思,近砌蛩声搅夜眠。”明 王世贞 《送顾舍人使金陵还松江》诗:“汝岂因鱸膾,吾曾识凤毛。”清 陈梦雷 《秋兴》诗之八:“当年起草侍明光,鱸鱠娱亲请尚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