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虿尾[ chài wěi ]⒈ 虿的尾部。虿尾末端有毒钩。比喻毒之所在。⒉ 借指蝎子。⒊ 即虿发。⒋ 比喻书法上的“趯”笔。亦泛指书法遒劲。引证解释⒈ 虿的尾部。虿尾末端有毒钩。比喻毒之所在。引《左传·昭公四年》:“郑子产 作邱赋。国人谤之,曰:‘其父死於路,己为蠆尾,以令於国,国将若之何?’”杜预 注:“谓 子产 重赋,毒害百姓。”唐 杜牧 《昔事文皇帝》诗:“曾经触蠆尾,犹得凴熊轩。”⒉ 借指蝎子。引清 曹寅 《题朴仙画<五毒图>》诗之二:“老蟇皤腹不避人,蠆尾爬沙白昼出。”⒊ 即虿发。参见“蠆髮”。引宋 苏轼 《次韵黄鲁直戏赠》:“细看卷蠆尾,我家真栗蓬。”⒋ 比喻书法上的“趯”笔。亦泛指书法遒劲。参见“蠆尾银钩”。引南朝 梁 庾肩吾 《书品》:“龙管润霜,游兹蠆尾。”清 陈维崧 《刘逸民隐如》诗:“蠆尾与银钩,错落铺黄绢。”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传卫》:“家擅银钩,人工蠆尾。”国语辞典虿尾[ chài wěi ]⒈ 蝎尾。因其有毒,故比喻为害人者。引《左传·昭公四年》:「其父死于路,已为虿尾,以令于国,国将若之何?」《三国演义·第九一回》:「纵虿尾以兴妖,恣狠心而逞乱。」
词语解释银钩[ yín gōu ]⒈ 见“银钩”。引证解释⒈ 亦作“银钩”。 银质或银色的钩子。引《晋书·索靖传》:“盖草书之为状也,婉若银鉤,飘若惊鸞。”南朝 梁 刘孝威 《钓竿篇》:“金辖茱萸网,银钩翡翠竿。”唐 骆宾王 《上吏部侍郎帝京篇》:“侠客珠弹垂杨道,倡妇银鉤采桑路。”《宋史·乐志十五》:“翠帘人静月光浮,但半捲银钩。”⒉ 一种银质的妇女饰物。引唐 徐坚 《棹歌行》:“櫂女饰银鉤,新妆下翠楼。”⒊ 比喻遒媚刚劲的书法。引唐 杜甫 《陈拾遗故宅》诗:“到今素壁滑,洒翰银钩连。”元 张逊 《水调歌头·宴顾仲瑛金粟影亭赋桂》词:“把鸞笺,裁绣句,写银钩。”清 蒋士铨 《临川梦·想梦》:“他一不合银钩写,锦字松烟。”⒋ 比喻弯月。引宋 李弥逊 《游梅坡席上杂酬》之二:“竹篱茅屋倾樽酒,坐看银钩上晚川。”国语辞典银钩[ yín gōu ]⒈ 银制的帘钩。引唐·太宗〈赋帘〉诗:「彩散银钩上,文斜桂户中。」唐·李白〈登锦城散花楼〉诗:「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⒉ 形容书法曲劲有力。引《晋书·卷六〇·索靖传》:「盖草书之为状也,婉若银钩,漂若惊鸾。」唐·白居易〈鸡距笔赋〉:「搦之而变成金距,书之而化作银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