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句网 -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词典

五湖四海的意思

hǎi

五湖四海


拼音wǔ hú sì hǎi
注音ㄨˇ ㄏㄨˊ ㄙˋ ㄏㄞˇ
词性名词 成语

词语解释

五湖四海[ wǔ hú sì hǎi ]

⒈  泛指各个不同的地区。

斗笠为帆扇作舟,五湖四海遨游。——唐·吕岩《绝句》

all corners of the land; all parts of the country;

引证解释

⒈  古人泛称分布于我国广大地区的几个大湖为“五湖”,又以为我国四面为海环绕。因以“五湖四海”泛指全国各地。

唐 吕岩 《绝句》:“斗笠为帆扇作舟,五湖四海遨游。”
《景德传灯录·福州鼓山神晏国师》:“鼓山 自住三十餘年,五湖四海来者向高山顶上看山玩水,未见一人快利通得。”
《四游记·祖师入天宫收华光》:“祖师显出神通,头顶三十三天,脚踏五湖四海。”
毛泽东 《为人民服务》:“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国语辞典

五湖四海[ wǔ hú sì hǎi ]

⒈  泛称各地。唐·吕岩〈绝句〉三首之二:「斗笠为帆扇作舟,五湖四海遨游。」也作「四海五湖」。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宦门子弟错立身·第一四出》:「托赖洪福,采访五湖四海。」

英语all parts of the country

德语alle Landesteile, bis in den letzten Winkel (S)​

法语dans tous les coins du pays, aux quatre coins du monde

词语分解

五湖的解释

词语解释五湖[ wǔ hú ]⒈  古代吴·越地区湖泊。其说不一:江南五大湖的总称。指洞庭湖。近代称华中、华东五大著名湖泊。即洞庭湖、鄱阳湖、巢湖、洪泽湖和太湖。春秋末越国大夫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亡吴国,功成身退,乘轻舟以隐于五湖。见《国语·越语下》。后因以“五湖”指隐遁之所。引证解释⒈  古代 吴 越 地区湖泊。其说不一:(1) 吴县 南部的湖泽。引《周礼·夏官·职方氏》:“东南曰 扬州 ……其泽藪曰 具区,其川三江,其浸五湖。”郑玄 注:“具区五湖在 吴 南。浸,可以为陂灌溉者。”具区,即 太湖。(2)即 太湖。《国语·越语下》:“果兴师而伐 吴,战於 五湖。”韦昭 注:“五湖,今 太湖。”《文选·郭璞〈江赋〉》:“注 五湖 以漫漭,灌三江而漰沛。”李善 注引 张勃 《吴录》:“五湖 者, 太湖 之别名也。”(3) 太湖 及附近四湖。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夫差内传》:“入五湖之中。”徐天祐 注引 韦昭 曰:“胥湖、蠡湖、洮湖、滆湖,就 太湖 而五。”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二》:“南江东注於 具区,谓之五湖口。五湖谓 长荡湖、太湖、射湖、贵湖、滆湖 也。”(4) 太湖 附近的五个湖。 《史记·夏本纪》“震泽 致定” 唐 张守节 正义:“五湖者, 菱湖、游湖、莫湖、贡湖、胥湖,皆 太湖 东岸五湾为五湖,盖古时应别,今并相连。”⒉  江 南五大湖的总称。 洮滆,今 江苏 长荡湖、西滆湖。彭蠡,今 鄱阳湖。青草,今 洞庭湖 东南部。引《史记·三王世家》:“大江 之南,五湖之间,其人轻心。”司马贞 索隐:“五湖者, 具区、洮滆、彭蠡、青草、洞庭 是也。”明 杨慎 《丹铅总录·地理》:“王勃 文‘襟三江而带五湖’,则总言南方之湖。 洞庭 一也, 青草 二也, 鄱阳 三也, 彭蠡 四也, 太湖 五也。”⒊  指 洞庭湖。引唐 杜甫 《归雁》诗:“年年霜露隔,不过 五湖 秋。”朱鹤龄 注:“雁至 衡阳 则回。此五湖当指 洞庭湖 言。”⒋  近代称 华中、华东 五大著名湖泊。即 洞庭湖、鄱阳湖、巢湖、洪泽湖 和 太湖。⒌  春秋 末 越国 大夫 范蠡,辅佐 越王 勾践,灭亡 吴国,功成身退,乘轻舟以隐於五湖。见《国语·越语下》。后因以“五湖”指隐遁之所。引晋 葛洪 《抱朴子·正郭》:“法当仰隮 商 洛,俯泛五湖,追 巢父 於峻岭,寻渔父於沧浪。”唐 李白 《书情赠蔡舍人雄》诗:“我纵五湖棹,烟涛恣崩奔。”清 李渔 《巧团圆·闻诏》:“从今后呵,纔知道隐 三湘 泛五湖,这仙缘没福难图。”国语辞典五湖[ wǔ hú ]⒈  湖泊名:(1)​太湖。唐·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诗:「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2)​洞庭湖。(3)​ 太湖及其附近的胥、蠡、洮、滆四湖。宋·吴文英〈八声甘州·渺空烟四远〉词:「宫里吴王沉醉,倩五湖倦客,独钓醒醒。」引《国语·越语下》:「战于五湖。」《韩非子·初见秦》:「秦与荆人战,大破荆,袭郢,取洞庭五湖江南。」

四海的解释

词语解释四海[ sì hǎi ]⒈  指全国各地。例四海为家。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三国志·诸葛亮传》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明·张溥《五人墓碑记》英the whole country;⒉  指世界各地。例放之四海而皆准。英the whole world;⒊  豪放、豁达。例老牛说:“真是大手笔四海得很”英unconstrained;引证解释⒈  古以 中国 四境有海环绕,各按方位为“东海”、“南海”、“西海”和“北海”,但亦因时而异,说法不一。引《书·益稷》:“予决九川,距四海。”孔 传:“距,至也。决九州名川通之至海。”《孟子·告子下》:“禹 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 禹 以四海为壑。”《淮南子·俶真训》:“神经於 驪山、太行 而不能难,入於四海、九江而不能濡。”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所谓抱萤烛於环堵之内者,不见天光之焜烂;侣鮋鰕於跡水之中者,不识四海浩汗。”⒉  犹言天下,全国各处。引《书·大禹谟》:“文命敷於四海,祗承于帝。”《史记·高祖本纪》:“大王起微细,诛暴逆,平定四海,有功者輒裂地而封王侯。”唐 李绅古风》之一:“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清 李渔 《搔头·拈要》:“谁想四海虽宽,少 西施 而多 嫫母 ;六宫虚设,有粉黛而无姿容。”⒊  指全世界各处。例如:放之四海而皆准。⒋  指四邻各族居住的地域。引《尔雅·释地》:“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史记·五帝本纪》:“南抚 交阯、北发 ;西, 戎、析枝、渠廋、氐、羌 ;北, 山戎、发、息慎 ;东, 长、鸟夷四海之内,咸戴 帝舜 之功。”《史记·大宛列传》:“天子既闻 大宛 及 大夏、安息 之属皆大国……且诚得而以义属之,则广地万里重九译,致殊俗,威德徧於四海。”⒌  喻指人气派大,性情豪爽交游广泛。引《金瓶梅词话》第七回:“你老人家不知,如今知府、知县相公也都来往,好不四海。”《文明小史》第十八回:“这位 四海 兄,是 浦东 丝厂里的总帐房,最爱朋友为人极其四海。”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三:“治安主任 盛清明四海招呼 邓秀梅。”⒍  神祇名。引《史记·封禅书》:“而 雍 有日、月、参、辰、南北斗荧惑、太白、岁星、填星、辰星二十八宿风伯、雨师、四海、九臣、十四臣、诸布、诸严、诸逑 之属,百有餘庙。”⒎  中医学认为人有髓海、血海、气海和水谷之海,这四者与天下的“四海相应。见《灵枢经·海论》。国语辞典四海[ sì hǎi ]⒈  古代认为中国四周环海,因而称四方为「四海」。泛指天下各处。引《书经·禹贡》:「四海会同,六府孔修。」《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上》:「皇帝倾国来救敬瑭之急,四海之人,皆服皇帝信义。」⒉  中医上指髓海、血海、气海、水谷之海的总称。四海[ sì hai ]⒈  称人的性情豪爽慷慨。引《金瓶梅·第七回》:「你老人家不知,如今知府、知县相公来往,好不四海,结识人宽广。」《文明小史·第一八回》:「这位四海兄是浦东丝厂里的总帐房,最爱朋友为人极其四海。」德语locker法语les quatre mers, tous les coins du pays, part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