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谓虽近在咫尺,却似远隔千里。形容行路之难。谓虽近在咫尺,却似远隔千里。形容相见之难。
引唐 杨炯 《浮沤赋》:“寸步百川,咫尺千里。”
宋 苏轼 《何公桥》诗:“维水之利,千里咫尺……维水之害,咫尺千里。”
唐 鱼玄机 《隔汉江寄子安》诗:“含情咫尺千里,况听家家远砧。”
宋 柳永 《婆罗门令》词:“寸心万绪,咫尺千里。好景良天,彼此空有相怜意,未有相怜计。”
引唐 彦悰 《后画录》:“﹝ 展子虔 ﹞尤善楼阁人马,亦长远近山川,咫尺千里。”
⒈ 形容画幅虽小,却包含著广大深远的景象。唐·释彦悰亦比喻距离虽近,却如相隔千里。唐·鱼玄机〈隔汉江寄子安〉诗:「含情咫尺千里,况听家家远砧。」清·纪昀也作「天涯咫尺」、「咫尺天涯」。
引《后画录·宋展子虔》:「尤善楼阁人马,亦长远近山川,咫尺千里。」
《清史稿·卷五〇四·艺术传三·王翚传》:「绘南巡图,集海内能手,逡巡莫敢下笔,翚口讲指授,咫尺千里,令众分绘而总其成。」
《阅微草堂笔记·卷一五·姑妄听之一》:「每回忆六七年中,咫尺千里,辄惘然如失。」
词语解释(1) [very close]∶比喻相距很近天威不违颜咫尺。——《左传·僖公九年》咫尺之遥(2) [small]∶比喻微小无咫尺之功引证解释(1). 周 制八寸为咫,十寸为尺。谓接近或刚满一尺。 唐 柳宗元 《石渠记》:“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2).形容距离近。《左传·僖公九年》:“天威不违颜咫尺。”《淮南子·道应训》:“终日行不离咫尺,而自以为远,岂不悲哉!” 唐 牟融 《寄范使君》诗:“未秋为别已终秋,咫尺 娄江 路阻修。” 明 都穆 《都公谭纂》卷下:“天昏黑,咫尺莫辨。” 冰心 《寄小读者》十五:“她们乡关咫尺,却因病抛离父母、亲爱的人。”(3).形容地方狭小。《战国策·赵策二》:“ 舜 无咫尺之地,以有天下。” 唐 张祜 《题王右丞山水障》诗之二:“咫尺江湖尽,寻常鸥鸟飞。” 清 厉鹗 《东城杂记·自馀轩》:“虽达官右族,曾不得咫尺园林,可以游目而憇足。”(4).形容微小;不足道。《战国策·秦策五》:“虽有高世之名,无咫尺之功者不赏。”《史记·游侠列传序》:“今拘学或抱咫尺之义,久孤於世,岂若卑论儕俗,与世沉浮而取荣名哉!” 清 钱谦益 《太仆寺制》之十九:“盖诚奇伟倜儻之人,岂曰匹夫咫尺之行。”(5).形容时间短暂。 宋 晁补之 《芳仪怨》诗:“寧知翻手明朝事,咫尺人生不可期。” 元 马谦斋 《沉醉东风·自悟》曲:“人我场慢争优劣,免使傍人做话説,咫尺韶华去也。”《新华文摘》1981年第11期:“他几次想说出真情……可是话到舌边卡住了,咫尺间,他失去了最后的勇气。”
词语解释千里[ qiān lǐ ]⒈ 指千里马。例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英the winged steed;引证解释⒈ 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引《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师之所为, 郑 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后汉书·公孙瓒传》:“今吾诸营楼樐千里,积谷三百万斛,食此足以待天下之变。”唐 孟郊 《喜雨》诗:“朝见一片云,暮成千里雨。”国语辞典千里[ qiān lǐ ]⒈ 形容路途的遥远。引《孟子·梁惠王上》:「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文选·刘琨·重赠卢谌诗》:「邓生何感激,千里来相求。」⒉ 形容面积辽阔。引《诗经·商颂·玄鸟》:「邦畿千里,维民所止。」《文选·枚乘·上书重谏吴王》:「今大王已去千里之国,而制于十里之内矣。」英语a thousand miles, a thousand li (i.e. 500 kilometers), a long distance德语1000 Li, eine große Distanz (S), weit und breit (Adj)法语mille li, une longue dist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