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南史·萧贲传》:“﹝贲﹞能书善画,于扇上图山水,咫尺之内,便觉万里为遥。”谓在短小的画幅内,能画出寥廓深远的景物。后亦形容在短小的篇幅内,能表现出深远的意境。
⒈ 谓在短小的画幅内,能画出寥廓深远的景物。后亦形容在短小的篇幅内,能表现出深远的意境。
引《南史·萧贲传》:“﹝賁﹞能书善画,於扇上图山水,咫尺之内,便觉万里为遥。”
王闿运 《湘绮楼论唐诗》:“杜甫 歌行,自称 鲍 庾,加以时事,大作波涛,咫尺万里,非虚夸矣。”
⒈ 形容画幅虽小,而能包含广阔深远的景象。语本亦比喻距离虽近,却不能相见,如同暌隔万里。唐·林蕴〈上安邑李相公安边书〉:「当昔汉室,彼为内府,囊?走马,曾不虚日,咫尺万里,烟尘不动。」宋·张君房。
引《南史·卷四四·齐武帝诸子传·竟陵文宣王子良传》:「于扇上图山水,咫尺之内,便觉万里为遥。」
《云笈七签·卷一一七·北都潜丘台崔相国应梦修观验》:「良久,复聆天乐笳箫之音,寻访之意弥切,但四隅陡绝,咫尺万里。」
词语解释(1) [very close]∶比喻相距很近天威不违颜咫尺。——《左传·僖公九年》咫尺之遥(2) [small]∶比喻微小无咫尺之功引证解释(1). 周 制八寸为咫,十寸为尺。谓接近或刚满一尺。 唐 柳宗元 《石渠记》:“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2).形容距离近。《左传·僖公九年》:“天威不违颜咫尺。”《淮南子·道应训》:“终日行不离咫尺,而自以为远,岂不悲哉!” 唐 牟融 《寄范使君》诗:“未秋为别已终秋,咫尺 娄江 路阻修。” 明 都穆 《都公谭纂》卷下:“天昏黑,咫尺莫辨。” 冰心 《寄小读者》十五:“她们乡关咫尺,却因病抛离父母、亲爱的人。”(3).形容地方狭小。《战国策·赵策二》:“ 舜 无咫尺之地,以有天下。” 唐 张祜 《题王右丞山水障》诗之二:“咫尺江湖尽,寻常鸥鸟飞。” 清 厉鹗 《东城杂记·自馀轩》:“虽达官右族,曾不得咫尺园林,可以游目而憇足。”(4).形容微小;不足道。《战国策·秦策五》:“虽有高世之名,无咫尺之功者不赏。”《史记·游侠列传序》:“今拘学或抱咫尺之义,久孤於世,岂若卑论儕俗,与世沉浮而取荣名哉!” 清 钱谦益 《太仆寺制》之十九:“盖诚奇伟倜儻之人,岂曰匹夫咫尺之行。”(5).形容时间短暂。 宋 晁补之 《芳仪怨》诗:“寧知翻手明朝事,咫尺人生不可期。” 元 马谦斋 《沉醉东风·自悟》曲:“人我场慢争优劣,免使傍人做话説,咫尺韶华去也。”《新华文摘》1981年第11期:“他几次想说出真情……可是话到舌边卡住了,咫尺间,他失去了最后的勇气。”
词语解释万里[ wàn lǐ ]⒈ 形容距离遥远。国语辞典万里[ wàn lǐ ]⒈ 形容极远。引《后汉书·卷二三·窦融传》:「玺书既至,河西咸惊,以为天子明见万里之外,网罗张立之情。」《儒林外史·第三八回》:「他这万里长途,自然盘费也难。我这里拿拾两银子,少卿,你去送与他,不必说是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