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原意是民众如水,可以承载船,也可以倾覆船。比喻关注民心向背、取得民心的重要。
引语出《荀子·王制》:“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
《旧唐书·魏徵传》:“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清 魏源 《观往吟》之九:“载舟覆舟两未形,逆风顺风均不利。”
⒈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比喻取得民心的重要。也作「覆舟载舟」。
引《旧唐书·卷七一·魏征传》:「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词语解释载舟[ zài zhōu ]⒈ 乘舟。⒉ 谓行船。引证解释⒈ 乘舟。引《史记·河渠书》:“禹 抑洪水十三年,过家不入门。陆行载车,水行载舟。”⒉ 谓行船。引宋 欧阳修 《怀嵩楼晚饮示徐无党无逸》诗:“滁山 不通车, 滁水 不载舟。”
词语解释覆舟[ fù zhōu ]⒈ 翻船。喻败亡覆灭。⒉ 复查舟船,以防罅漏。引证解释⒈ 翻船。喻败亡覆灭。引《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韩非子·安危》:“奔车之上无 仲尼,覆舟之下无 伯夷。”明 陈子龙 《陈涉论》:“后之人主,亦知邱民之可畏,而覆舟之戒始信。”⒉ 复查舟船,以防罅漏。引《礼记·月令》:“﹝季春之月﹞命舟牧覆舟,五覆五反,乃告舟备具于天子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