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黄河中的坚强柱石。比喻能担当重任、起中坚作用的人或集体。
英firm rock in midstream;
引语出《晏子春秋·谏下二四》:“古冶子 曰:‘吾尝从君济于 河,黿衔左驂以入 砥柱 之中流。’”
宋 朱熹 《与陈侍郎书》:“而二公在朝,天下望之,屹立若中流之底柱,有所恃而不恐。”
宋 陈亮 《与彭子寿祭酒书》:“班行之有门下,屹然如中流之砥柱。”
清 李渔 《玉搔头·极谏》:“就是如今的天下,奸雄遍野,邪佞盈朝,全靠爹爹一人,做箇中流砥柱。”
鲁迅 《华盖集·牺牲谟》:“象你这样清高,真是浊世中独一无二的中流砥柱。”
郭小川 《万里长江横渡》诗:“无产阶级自来就是这个风高浪涌之世界的中流砥柱。”
引宋·刘仙伦〈贺新郎·小队停钲鼓〉词:「缓急朝廷须公出,更作中流砥柱。」
清·李渔《玉搔头·第二二出》:「就是如今的天下,奸雄遍野,邪佞盈朝,全靠爹爹一人做个中流砥柱。」
英语mainstay, cornerstone, tower of strength
法语pilier, pierre angulaire, tour de force
词语解释(1) [midstream]∶水流的中央;渡程中间大石当中流。——宋· 苏轼《石钟山记》使船保持在中流驶行(2) [midstream]∶江河的中段长江中流(3) [medium]∶中等引证解释(1).犹中道,正道。《荀子·礼论》:“文理繁,情用省,是礼之隆也。文理省,情用繁、是礼之杀也。文理情用,相为内外表里,并行而杂,是礼之中流也。” 王先谦 集解:“中流,犹中道。” 章炳麟 《新方言·音表》:“ 钱大昕 者,可谓得其中流矣; 戴震 者,可谓会其玄极矣; 何秋涛 等,盖无讥焉。”(2).江河中央;水中。《史记·周本纪》:“ 武王 渡河,中流,白鱼跃入王舟中。” 唐 张祜 《题润州金山寺》诗:“树影中流见,鐘声两岸闻。” 清 李渔 《怜香伴·赐姻》:“几曾见从井救人,人岸先登,自己反沉中流。” 毛 * 《沁园春·长沙》词:“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3). 南北朝 及 南宋 时,常用以指 长江 中游,今 九江 上下一带地方。《南齐书·武帝纪》:“上以中流可以待敌,即据 盆口城 为战守之备。”《南齐书·州郡志上》:“ 江州 ,镇 寻阳 ,中流衿带。”《宋史·瀛国公纪》:“ 似道 以 吕师夔 权刑部尚书、都督府参赞军事,任中流调遣。”(4).泛指河流的中游。 曹聚仁 《万里行记·大江东去》:“假使 潘阳港 建筑完成了, 湘水 中流和 赣江 中流凿通了大运河, 洞庭湖 水直通 鄱阳湖 。”(5).一般;普通。《晋书·张辅传》:“良史述事,善足以奬劝,恶足以监诫,人道之常,中流小事,亦无取焉。” 鲁迅 《南腔北调集·上海的儿童》:“ 中国 中流的家庭,教孩子大抵只有两种法。”(6).指普通的人。 宋 苏辙 《谢除尚书右丞表》:“﹝臣﹞才不逮於中流,幸则过於前辈。”
词语解释砥柱[ dǐ zhù ]⒈ 山名,位于河南三门峡以东黄河急流中,形象像柱。英DiZhu,Mountain;引证解释⒈ 亦作“砥砫”。⒉ 山名。又称 厎柱山、三门山。在今 河南省 三门峡市,当 黄河 中流。以山在激流中矗立如柱,故名。今因整治河道,山已炸毁。引《文选·宋玉<高唐赋>》:“交加累积,重迭增益,状若 砥柱,在 巫山 下。”李善 注:“砥柱,山名。”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砥柱,山名也,昔 禹 治洪水,山陵当水者凿之,故破山以通 河,河 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水中若柱然,故曰 砥柱 也。”明 何景明 《渡河》诗:“洪源下积石, 砥柱 屹嵯峨。”清 金农 《东冈望砥柱山》诗:“砥柱 高峰儼帝囷,每于檐隙挹鲜新。”⒊ 比喻能负重任、支危局的人或力量。引宋 陈亮 《<三国纪年>序》:“《春秋》,事几之衡石、世变之砥柱也。”明 徐渭 《季先生入祠祭文》:“当其仕也,为砥柱於风波之中,有举世所难言者而独言之,举世所难行者而独行之。”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有是父,有是子,咸知家学之渊源;难为弟,难为兄,足壮朝端之砥柱。”清 杨棨 《感事》诗:“方倚隻身为砥砫,枉遭众口毁长城。”清 方文 《都昌怀古·陶桓公侃》诗:“清谈能误国,砥柱在陶 公。”邹韬奋 《中国对反侵略阵线应有的态度》:“中国 二十二个月来的英勇抗战的光荣历史,已使她成为国际上反侵略的一个砥柱。”国语辞典砥柱[ dǐ zhù ]⒈ 山名。位于河南省三门峡东,屹立于黄河急流之中。今因整治河道,山已炸毁。⒉ 比喻能坚守原则、支撑危局的人或力量。引明·陈汝元《金莲记·第五出》:「有是父,有是子,咸知家学之渊源;难为弟,难为兄,足壮朝端之砥柱。」例如:「知识分子是国家的砥柱,社会的中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