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付之于我,此乃万不得已,岂是他之本念。——《醒世恒言》
英out of absolute necessity; have no alternative; the only thing possible; as a last resort;
引明 张居正 《答阅边郜文川言战守功阀》:“至於调用南兵一节,实出於万不得已。”
清 李渔 《意中缘·名逋》:“仔细想来,只除非各寻一个捉刀人带在身边,万不得已的自己应酧。”
鲁迅 《朝花夕拾·<狗·猫·鼠>》:“我已经改变态度,对猫颇为客气,倘其万不得已,则赶走而已,决不打伤它们。”
⒈ 毫无办法,不得不如此。
引《醒世恒言·卷一七·张孝基陈留认舅》:「岳父一世辛苦,实欲传之子孙世守。不意大舅飘零于外,又无他子可承,付之于我,此乃万不得已,岂是他之本念。」
《老残游记·第一三回》:「或好赌钱,或被打官司拖累,逼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就糊里糊涂将女儿卖到这门户人家,被鸨儿残酷。」
wàn1. 数目,十个一千:万户侯(中国汉代侯爵的最高一级,享有万户农民的赋税。后泛指高官)。2. 喻极多:万物。万方(a.指全国和世界各地;b.指姿态多种多样)。日理万机。气象万千。3. 极,很,绝对:万万。万幸。4. 姓。mò1. 〔万俟(qí)〕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
词语解释得已[ de yǐ ]⒈ 谓得以了结。⒉ 谓出于自己的意愿。引证解释⒈ 谓得以了结。引《史记·项羽本纪》:“项梁 尝有 櫟阳 逮,乃请 蘄 狱掾 曹咎 书抵 櫟阳 狱掾 司马欣,以故事得已。”⒉ 谓出于自己的意愿。引唐 王昌龄 《箜篌引》:“何用 班超 定远侯,史臣书之得已不?”宋 曾巩 《上欧阳舍人书》:“今者欲奉亲数千里而归先生,会须就州学,欲入太学,则日已迫,遂弃而不顾,则望以充父母养者,无所勉从,此岂得已哉?”《元典章·兵部一·逃亡》:“随路民户,或困於公役,或逼於私债,逃窜失业,谅非得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