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避君三舍”。
⒈ 见“避君三舍”。
(1)(动)躲开;避免:~难|~暑。(2)(动)防止:~雷针。
词语解释三舍[ sān shè ]⒈ 古代一舍三十里,三舍为九十里。⒉ 泛指距离远。⒊ 二十八宿,一宿为一舍。三舍指三座星宿的位置。⒋ 宋代元丰以后,太学分三舍;上舍、内舍、外舍。引证解释⒈ 古代一舍三十里,三舍为九十里。引《国语·晋语四》:“若以君之灵,得復 晋国,晋、楚 治兵,会于 中原,其避君三舍。”韦昭 注:“古者师行三十里而舍,三舍为九十里。”⒉ 泛指距离远。引清 赵翼 《高黎贡山歌》:“层椒青青日西下,借问下山尚三舍。”⒊ 二十八宿,一宿为一舍。三舍指三座星宿的位置。引《吕氏春秋·制乐》:“君有至德之言三,天必三赏君,今夕荧惑,其徙三舍。”《淮南子·览冥训》:“鲁阳公 与 韩 搆难,战酣日暮,援戈而撝之,日为之反三舍。”唐 卢照邻 《宴梓州南亭》诗:“愿得迴三舍,琴樽长若斯。”清 曹寅 《避热》诗之四:“他日一瓻重命酒,愿回三舍倒戈鋋。”⒋ 宋 代 元丰 以后,太学分三舍;上舍、内舍、外舍。 宋 曾慥 《高斋漫录》:“崇寧 初, 蔡京 用事。参见“三舍生”。引章公 惇 谓客曰:‘ 蔡元长 必行三舍,奈何?’客曰:‘三舍取士,《周官》宾兴之法,相公何为不取。’”明 康海 《王兰卿﹞》第四折:“九天仙客正疑猜,三舍书生莫打乖。”国语辞典三舍[ sān shè ]⒈ 九十里。引《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⒉ 三座星宿的位置。引《吕氏春秋·季夏纪·制乐》:「君有至德之言,天必三赏君,今昔荧惑,其徙三舍。」《文选·郭璞·游仙诗七首之四》:「愧无鲁阳德,回日向三舍。」⒊ 宋代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合称「三舍」。依一定年限跟条件,由外舍升内舍,再由内舍升上舍。见《宋史·卷一五七·选举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