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汉王充《论衡·感虚》:“曾子出薪于野,有客至而欲去。曾母曰:'愿留,参方到。'即以右手搤其左臂。曾子左臂立痛,即驰至问母:'臂何故痛?'母曰:'今者客来欲去,吾搤臂以呼汝耳。'”《后汉书·周盘传》:“盘同郡蔡顺……尝出求薪,有客卒至,母望顺不还,乃噬其指。顺即心动,弃薪驰归,跪问其故。母曰:'有急客来,吾噬指以悟汝耳。'”后以“搤臂啮指”指至孝之人与父母心相感应。
⒈ 汉 王充 《论衡·感虚》:“曾子 出薪於野,有客至而欲去。 曾母 曰:‘愿留, 参 方到。’即以右手搤其左臂。
引曾子 左臂立痛,即驰至问母:‘臂何故痛?’母曰:‘今者客来欲去,吾搤臂以呼汝耳。’”
《后汉书·周磐传》:“磐 同郡 蔡顺 ……尝出求薪,有客卒至,母望 顺 不还,乃噬其指。 顺 即心动,弃薪驰归,跪问其故。母曰:‘有急客来,吾噬指以悟汝耳。’”
后以“搤臂嚙指”指至孝之人与父母心相感应。 清 钱谦益 《故福建建宁府推官待赠吏科给事嘉善柯君墓志铭》:“君初举进士观政,得 赠公 家书,心动曰:‘无病何以非手跡耶?’请急驰归。及门而 赠公 病革矣……人以是知搤臂嚙指,古孝子非虚语也。”
同“扼”。
词语解释啮指[ niè zhǐ ]⒈ 咬指头。形容极为痛心。⒉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曾子从仲尼在楚而心动,辞归问母。母曰:'思尔啮指。'孔子曰:'曾参之孝,精感万里。'”《后汉书·蔡顺传》:“顺少孤,养母。尝出求薪,有客卒至,母望顺不还,乃噬其指,顺即心动,弃薪驰归。”李贤注:“噬,啮也。”后用“啮指”表达母亲对儿子的渴念和儿子对母亲的孝思与眷顾。引证解释⒈ 咬指头。形容极为痛心。引唐 元稹 《台中鞫狱忆开元观旧事呈损之兼赠周兄四十韵》:“蛮民詀諵诉,嚙指明痛癏。”《水浒传》第九八回:“土人欲採取他(美石),却被一声霹靂,把几个採石的惊死,半晌方醒。因此人都嚙指相戒,不敢近他。”邹韬奋 《抗战以来》三五:“或知之(被捕的原因)矣,而腐心啮指,申诉无门,畏祸吞声。”⒉ 后用“嚙指”表达母亲对儿子的渴念和儿子对母亲的孝思与眷顾。引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曾子 从 仲尼 在 楚 而心动,辞归问母。母曰:‘思尔啮指。’ 孔子 曰:‘ 曾参 之孝,精感万里。’”《后汉书·蔡顺传》:“顺 少孤,养母。尝出求薪,有客卒至,母望 顺 不还,乃噬其指, 顺 即心动,弃薪驰归。”李贤 注:“噬,嚙也。”清 顾炎武 《与李湘北书》:“但此君母老且病,独子无依……况年逾七十,久困扶牀,路隔三千,难通嚙指,一旦祷北辰而不验,迴西景以无期,则缾罍之耻奚偿,风木之悲何及!”⒊ 齧指:⒋ 咬破指头。表示决心,发誓。引《史记·田叔列传》:“赵王 啮指出血,曰:‘先人失国,微陛下,臣等当虫出。公等奈何言若是!’”宋 孙光宪 《浣溪沙》词:“啮指暗思花下约,凭阑羞睹泪痕衣。”明 李东阳 《读唐诗三十一首》之二:“﹝ 徐世勣 ﹞又忍弃其流涕啮指之言,以成 武氏 之祸。”⒌ 表示思念深切。引宋 岑象求 《吉凶影响录》:“曾子 从 仲尼 在 楚 而心动,辞归问母。母曰:‘思尔啮指。’ 孔子 曰:‘ 曾参 之精感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