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犹言口若悬河。辨,通“辩”。
⒈ 犹言口若悬河。辨,通“辩”。
引金 王若虚 《<道学发源>后序》:“故士有读书万卷,辨如悬河,而不免为陋儒……唯其不合于大公至正之道故也。”
亦作“辨若悬河”。 明 张居正 《翰林院读书说》:“吾见一人焉,辨若悬河,藻若春工;含吐 邹 枚,方驾 陆 谢。”
(动)区别;分析:分~|~别|明~。
词语解释悬河[ xuán hé ]⒈ 河床比两岸地势高的河流。英aboveground river;⒉ 瀑布。英waterfall;⒊ 比喻说话或文笔流畅。例口若悬河。英(talk) glibly;引证解释⒈ 指瀑布。⒉ 谓倾泻不止。引唐 牟融 《邵公母》诗:“搔首惊闻 楚 些歌,拂衣归去泪悬河。”明 李东阳 《哭舍弟东山》诗之三:“我心方抱棘,汝泪復悬河。”⒊ 比喻论辩滔滔不绝或文辞流畅奔放。引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滴海未尽其书,悬河不穷其义。”《新唐书·文艺传上·王勃》:“盈川 文如悬河,酌之不竭。”清 唐孙华 《赠赵松一》诗:“辩如悬河注,目如巖电烂。”苏曼殊 《碎簪记》:“莲佩 至此,忽停其悬河之口。”⒋ 指高出地面的河。引《人民文学》1977年第10期:“由于泥沙淤积,河床越抬越高,形成了高出地面五六米的地上‘悬河’。”国语辞典悬河[ xuán hé ]⒈ 倾泻不止的河水。引《梁书·卷一·武帝本纪上》:「譬犹崩泰山而压蚁壤,决悬河而注熛烬,岂有不殄灭者哉!」⒉ 比喻善用辞令,说话滔滔不绝。唐·刘长卿〈西陵寄一上人〉诗:「多谢清言异玄度,悬河高论有谁持?」唐·罗隐〈言〉诗:「须信祸胎生利口,莫将讥思逞悬河。」也作「悬河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