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古代礼教,子从父母之丧起至入葬,不住寝室,卧于草席,以土块为枕,谓之“卧苫枕块”。
⒈ 古代礼教,子从父母之丧起至入葬,不住寝室,卧于草席,以土块为枕,谓之“卧苫枕块”。参见“寝苫枕块”。
引《宋史·徐积传》:“母亡,水浆不入口者七日,悲慟呕血。庐墓三年,卧苫枕块。”
(1)(动)躺下:~倒|仰~。(2)(动)动物趴下。(3)(名)睡觉用的:~具|~室。
词语解释枕块[ zhěn kuài ]⒈ 古代丧礼。居父母之丧,其子女要头枕土块、身卧草垫以示哀痛。例寝苫枕块。——《仪礼·丧服传》居庐食粥,席薪枕块。——荀子《礼论》英rest the head on lumps of clay;引证解释⒈ 亦作“枕凷”。⒉ 块,土块。凷,“块”的古字。古时居父母丧,睡时头枕土块,表示极其悲痛。引《仪礼·既夕礼》:“居倚庐,寝苫枕块。”贾公彦 疏:“孝子寝卧之时,寝於苫,以块枕头。必寝苫者,哀亲之在草;枕块者,哀亲之在土云。”《荀子·礼论》:“属茨倚庐,席薪枕块。”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六:“父没王事,身丁母忧。义不戴天,难下穹庐之拜;礼当枕块,忍闻夷乐之声。”《歧路灯》第一〇六回:“世之贪位慕禄者,明知亲老婴疾,却甘恋栈而恶枕块。”⒊ 块,土块。凷,“块”的古字。躺倒在地上。谓死。引《淮南子·泰族训》:“外内骚动,百姓罢敝……饿於乾谿,食莽饮水,枕块而死。”明 何景明 《直路行》:“虢 君怒御,枕块道中。”国语辞典枕块[ zhèn kuài ]⒈ 古代居父母之丧,因哀亲之在土,故以土块为枕,表示极为哀痛。引《仪礼·既夕礼》:「居倚庐,寝苫枕块。」《歧路灯·第一〇六回》:「以视世之贪位慕禄者,明知亲老婴疾,却甘恋栈而恶枕块。」⒉ 倒在地上。引《淮南子·泰族》:「百姓放臂而去之,饿于干谿,食莽饮水,枕块而死。」明·何景明〈直路行〉:「虢君怒御,枕块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