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 画地为牢 ”。《汉书·路温舒传》:“故俗语曰:‘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此皆疾吏之风,悲痛之辞也。” 宋 王谠 《唐语林·识鉴》:“画地为狱,人不敢逃;以赭染衣,人不敢犯。” 郭沫若 《沸羹集·抗战以来的文艺思潮》:“关于题材问题,一时曾相当狭隘,而且至今也还有人抱着这样的见解,以为必须直接采自抗战的现实,这可以说是画地为狱。”
词语解释画地[ huà dì ]⒈ 在地上画界线。⒉ 以手或物划于地上。⒊ 指以手或物在地上画形或写字。⒋ 见“画地为牢”。引证解释⒈ 在地上画界线。引《孙子·虚实》:“我不欲战,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⒉ 以手或物划于地上。引《西京杂记》卷三:“淮南王 好方士,方士皆以术见。遂有画地成江河,撮土为山巖。”《宋史·欧阳修传》:“四岁而孤,母 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⒊ 指以手或物在地上画形或写字。引《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蚡 所爱倡优、巧匠之属,不如 魏其、灌夫 日夜招聚天下豪杰壮士与论议,不仰视天而俯画地,辟倪两宫间,幸天下有变而欲有大功。”《说郛》卷七三引 唐 韦续 《书诀墨薮》:“钟繇 教其子曰:‘学书须精意。吾学三十年,坐则画地,卧则画被,自见万类皆傚象之,乃臻妙。’”清 朱履贞 《书学捷要》卷下:“元常 居则画地,卧则画席,如厠忘返,拊膺尽青。”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太祖 每有征伐,与诸贝勒适野而谋,画地而议,上马而传令。”⒋ 见“画地为牢”。
(1)(名)监狱:牢~|下~|入~。(2)(名)官司;罪案:冤~|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