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 簠簋不饰 ”。
词语解释簠簋[ fǔ guǐ ]⒈ 簠与簋。两种盛黍稷稻粱之礼器。⒉ 犹苞苴。指贿赂。引证解释⒈ 簠与簋。两种盛黍稷稻粱之礼器。引《礼记·乐记》:“簠簋俎豆,制度文章,礼之器也。”亦借指酒食、筵席。 《晏子春秋·杂上十二》:“景公 饮酒,夜移于 晏子 之家……公曰:‘酒醴之味,金石之声,愿与夫子乐之。’ 晏子 对曰:‘夫布荐席,陈簠簋者,有人,臣不敢与焉。’”⒉ 犹苞苴。指贿赂。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台省·王聚洲给事》:“滇 人 王聚洲,以庶常授工科给事,素有才名,慷慨论事,物情甚嚮之。忽为 郑御史 环枢 所劾。专指其簠簋,秽状满纸。参见“簠簋不饰”。引王 不待处分竟归。”国语辞典簠簋[ fǔ guǐ ]⒈ 古代祭祀盛稻粱黍稷的器皿。青铜制,长方形,有四短足,有盖。
词语解释亦作“ 不修 ”。1.不修明;不整治。《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不脩其政德,而贪昧於诸侯,以逞其愿,欲久,得乎?” 三国 吴 韦昭 《博弈论》:“人事旷而不脩。”2.不修缮。 汉 班彪 《北征赋》:“过 泥阳 而太息兮,悲祖庙之不脩。”3.不学习;不讲究。《汉书·高帝纪下》:“ 高祖 不脩文学,而性明达。”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传》:“公为人和易有容,不修苛节,见人无贵贱皆与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