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历史上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或轻视工商业的一种经济思想和政策。 战国 时 李悝 、 商鞅 和 韩非 等认为农业是人民衣食和富国强兵的源泉,因而把农业称为“本”,把工商业称为“末”,认为重农必须抑商和禁末,以保证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些对巩固封建制度起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极作用日益增加。 南宋 以后,反对抑商的人也渐多。到了近代,反对抑商又包含有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的新内容。 胡寄窗 《中国经济思想史》下册第五章三:“重本抑末口号自 战国 后期以来已流行了一千四百多年,其间虽也有思想家把本末概念作了新的解释,认为农工商各有本末……可是,从未有人公开地否定过重本抑末观点。”
词语解释抑末[ yì mò ]⒈ 谓抑制商贾。⒉ 《论语·子张》:“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埽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何晏集解引包咸曰:“言子夏弟子,但对宾客、修威仪礼节之事则可,然此但是人之末事耳,不可无其本。”后因以“抑末”指末事。引证解释⒈ 谓抑制商贾。引汉 王符 《潜夫论·务本》:“凡为治之大体,莫善於抑末而务本。”《宋书·武帝纪中》:“公抑末敦本,务农重积。”⒉ 亦指卑微。引《论语·子张》:“子夏 之门人小子,当洒埽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言 子夏 弟子,但对宾客、修威仪礼节之事则可,然此但是人之末事耳,不可无其本。”清 王韬 《择友说》:“呜呼!论交在今日抑末矣。”梁启超 《论立法权》第二节:“然 汉 制有议郎,有博士,专司讨议。但其秩抑末,其权抑微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