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见“卑身贱体”。
⒈ 见“卑身贱体”。
词语解释卑身[ bēi shēn ]⒈ 犹言低身、屈身、伏身。⒉ 指谦恭、逊让。引证解释⒈ 犹言低身、屈身、伏身。引《庄子·逍遥游》:“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五章:“甚且不通语言,长跪服事,或且卑身执役,呵叱生杀惟贵族命,虽圣贤豪英不能免焉。”⒉ 指谦恭、逊让。引汉 袁康 《越绝书·请糴内传》:“君王卑身重礼,以素忠为信,以请糴於 吴,天若弃之, 吴 必许诺。”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 竇武 ﹞妻子恶衣食车马,苟全而已,卑身正已,率宗族内外僮僕,莫敢违法者。”宋 秦观 《袁绍论》:“向使出 丰 於狱,东向而事之,问以计策;卑身折节,以抚伤残之餘……岂遽至於亡哉!”国语辞典卑身[ bēi shēn ]⒈ 降低身分。引《楚辞·刘向·九叹·惜贤》:「欲卑身而下体兮,心隐恻而不置。」⒉ 卑贱之身。引《文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卑身贱体,说色微辞。」
词语解释屈体[ qū tǐ ]⒈ 谓降低身分。⒉ 犹屈膝。指屈服、投降。⒊ 弯曲身躯。引证解释⒈ 谓降低身分。引汉 桓宽 《盐铁论·褒贤》:“万乘之主,莫不屈体卑辞重币请交,此所谓天下名士也。”宋 苏轼 《张文定公墓志铭》:“自将相公卿宿贵之人,皆争屈体以收礼后辈。”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宦娘》:“宿当不妨,但少牀榻;不嫌屈体,便可藉藁。”⒉ 犹屈膝。指屈服、投降。引《北齐书·颜之推传》:“嗟将相之骨鯁,皆屈体於犬羊。”唐 李白 《赠新平少年》诗:“屈体若无骨,壮心有所凭。”《金瓶梅词话》第四九回:“请巡按屈体求荣。”⒊ 弯曲身躯。引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於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於下,枝错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