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句网 -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词典

白幡的意思

báifān

白幡


拼音bái fān
注音ㄅㄞˊ ㄈㄢ

词语解释

白幡[ bái fān ]

⒈  战败者表示投降的白旗。

引证解释

⒈  战败者表示投降的白旗。

《南史·刘劭传》:“萧斌 闻 大航 不守,惶窘不知所为,宣令所统皆使解甲,寻戴白幡来降,即於军门伏诛。”
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始得 昭王 怕惧之心,遂即白幡降伏。”

国语辞典

白幡[ bái fān ]

⒈  一种狭长的白色旗子。在丧礼中,排列在灵柩前,作为引导,上面写著死者的职衔和姓名。

词语分解

白的解释

(1)(形)像霜、雪的颜色:~布|洁~。(2)(形)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3)(形)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空白:~开水。(4)(形)没有效果徒然:~费力气。(5)(形)无代价;无报偿:~吃|~给。(6)(名)象征反动:~军|~区。(7)(动)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轻视或不满:~了他一眼。(8)姓。(9)(名)(字音或字形)错误:写~字|把字念~了。(10)(动)说明;陈述:表~。(11)(名)戏曲或歌剧中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道~|对~。(12)(名)地方话:苏~。

幡的解释

一种用竹竿等挑起来垂直挂着的长条形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