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指已拟定而未用玺的诏令。
⒈ 指已拟定而未用玺的诏令。
引宋 洪迈 《容斋五笔·宗室覃恩免解》:“迈 以待制侍讲内宿,适蒙宣引……时所携只是白札子,蒙径付出施行。遂一例免举。”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年》:“自军兴以来,机速事皆以白札子径下,有司既报行,然后赴给、舍书押降敕。”
《明史·刘体乾传》:“踰年詔趣进金花银,且购猫睛、祖母緑诸异寳。 已 上书力諫, 体乾 请从 已 言,不纳。内承运库以白札索部帑十万。”
(1)(形)像霜、雪的颜色:~布|洁~。(2)(形)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3)(形)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空白:~开水。(4)(形)没有效果;徒然:~费力气。(5)(形)无代价;无报偿:~吃|~给。(6)(名)象征反动:~军|~区。(7)(动)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轻视或不满:~了他一眼。(8)姓。(9)(名)(字音或字形)错误:写~字|把字念~了。(10)(动)说明;陈述:表~。(11)(名)戏曲或歌剧中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道~|对~。(12)(名)地方话:苏~。
词语解释札子[ zhá zǐ ]⒈ 官府中用来上奏或启事的一种文书。引证解释⒈ 古代官方公文中的上呈文书。用于向皇帝或长官进言议事。引《水浒传》第十六回:“梁中书 道:‘我有心要抬举你,这献生辰纲的札子内,另修一封书在中间,太师面前重重保你,受道敕命回来。’”例如:宋 王安石 有上皇帝的《本朝百年无事札子》。⒉ 古代官方公文中的下行文书。用于发指示或委职派差。引清 遯庐 《童子军·警鼓》:“我那县太爷,奉了本府大人的札子,説是民间私设的学堂,一概不准学习兵操,仰该县一律禁止。”《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不到十来天工夫,他便接连着奉了两个札子,委了筹防局的提调与及山货局的会办了。”⒊ 乐器名。引宋 周密 《武林旧事·乾淳教坊》:“马后乐:拍扳, 吴兴祖 ……札子, 孟清、时世俊。”国语辞典札子[ zhá zi ]⒈ 官府中的往来文书。也作「劄子」。引《水浒传·第一六回》:「这献生辰纲的札子内,另修一封书在中间,太师跟前重重保你。」《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七回》:「他叫做蓝宝堂,得了札子到差之后,便去见总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