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句网 -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词典

被发文身的意思

wénshēn

被发文身


拼音pī fà wén shēn
注音ㄆ一 ㄈㄚˋ ㄨㄣˊ ㄕㄣ

繁体被髮文身
词性成语

词语解释

被发文身[ pī fà wén shēn ]

⒈  古代吴越一带和某些南方民族风俗。头发披散,身刺花纹。《礼记·王制》:“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章炳麟《驳康有为革命书》:“禹入裸国,被发文身;墨子入楚,锦衣吹笙。”一说,截短头发,身刺花纹。

引证解释

⒈  古代 吴 越 一带和某些南方民族风俗。头发披散,身刺花纹。

《礼记·王制》:“东方曰夷,被髮文身,有不火食者矣。”
章炳麟 《驳康有为革命书》:“禹 入 裸国,被髮文身; 墨子 入 楚,锦衣吹笙。”
一说,截短头发,身刺花纹。 《淮南子·原道训》:“九疑 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於是民人被髮文身,以像鳞虫。”
高诱 注:“被,翦也。”

词语分解

被发的解释

词语解释被发[ pī fà ]⒈  谓发不束而披散。《左传·成公十年》:“晋侯梦大厉,被发及地,搏膺而踊。”《庄子·田子方》:“孔子见老耼,老耼新沐,方将被发而干,慹然似非人。”《宋书·武帝纪中》:“爰暨木居海处之酋,被发雕题之长,莫不忘其陋险,九译来庭。”宋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公不少留我涕滂,翩然被发下大荒。”一说为断发。详“被发文身”。引证解释⒈  谓发不束而披散。一说为断发。详“被髮文身”。引《左传·成公十年》:“晋侯 梦大厉,被髮及地,搏膺而踊。”《庄子·田子方》:“孔子 见 老耼,老耼 新沐,方将被髮而乾,慹然似非人。”《宋书·武帝纪中》:“爰暨木居海处之酋,被髮彫题之长,莫不忘其陋险,九译来庭。”宋 苏轼 《潮州韩文公庙碑》:“公不少留我涕滂,翩然被髮下大荒。”国语辞典被发[ pī fǎ ]⒈  本指披散著头发。语出因披发为夷狄习俗,故亦比喻被夷狄所同化。也作「披发」。引《礼记·王制》:「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文身的解释

词语解释文身[ wén shēn ]⒈  在人的皮肤上刺绘出有颜色的花纹或图形。例断发文身。英tattoo;引证解释⒈  在身体上刺画有色的花纹或图案。引《礼记·王制》:“东方曰夷,被髮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孔颖达 疏:“越 俗断髮文身,以辟蛟龙之害,故刻其肌,以丹青湼之。”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回仪卫》:“有三五文身少年控马,谓之‘花褪马’。”《新编五代史平话·汉史》:“刘知远 出去将钱雇倩针笔匠文身,左手刺个仙女,右手刺一条抢寳青龙,背脊上刺一个笑天夜叉。”清 洪颐煊 《读书丛录》卷十八:“断髮谓剪其髮,文身谓文饰其身。”蔡元培 《民族学上之进化观》:“例如未开化的民族,最初都有文身习惯,有人说文身是一种图腾的标记;有人说文身是纯为装饰……文身之法,或在身体各部涂上颜色,或先用针刺然后用色。”⒉  犹修身。引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渠水》:“余谓俊者所以智胜羣情,辨者所以文身祛惑。”《北史·常爽传》:“六经者,先王之遗烈,圣人之盛事也,安可不游心寓目习性文身哉!”国语辞典文身[ wén shēn ]⒈  在身体皮肤上刺染各种图案。也作「刺青」、「纹身」。引《五代史平话·汉史·卷上》:「刘知远出去将钱雇倩针笔匠文身,左手刺个仙女,右手刺一条抢宝青龙。」英语to tattoo德语Tattoo, Tätowierung (S)​, tätowieren, sich Tattoo stechen lassen (V)​法语tatou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