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南朝梁慧皎《高僧传·译经中·佛陀耶舍》:“舍(耶舍)为人赤髭,善解《毗婆沙》,时人号曰赤髭毗婆沙。”又《神异下·释昙始》:“始(昙始)足白于面,虽跣涉泥水,未尝沾湿,天下咸称白足和尚。”后以“赤髭白足”泛指有道行的僧人。
⒈ 后以“赤髭白足”泛指有道行的僧人。
引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中·佛陀耶舍》:“舍 ( 耶舍 )为人赤髭,善解《毗婆沙》,时人号曰 赤髭毗婆沙。”
又《神异下·释昙始》:“始 ( 曇始 )足白於面,虽跣涉泥水,未尝沾湿,天下咸称白足和尚。”
唐 刘禹锡 《送僧元暠南游》诗引:“备将迎者皆赤髭白足之侣。”
宋 陈师道 《送伦化主》诗:“赤髭白足可怜生,躡蹻担囊壮此行。”
词语解释赤髭[ chì zī ]⒈ 亦作“赤頿”。⒉ 指有道僧人。引证解释⒈ 亦作“赤頿”。指有道僧人。参见“赤髭白足”。引清 厉鹗 《雪后宝石山》诗之二:“塔院微鐘断烟火,耐寒犹有赤髭僧。”清 戴璐 《藤阴杂记》卷八:“赤頿争赴集,白足竞駢闐。”
词语解释白足[ bái zú ]⒈ 指白足和尚。⒉ 赤足;光脚。引证解释⒈ 指白足和尚。参见“白足和尚”。引唐 李白 《登梅冈望金陵赠族侄高座寺僧中孚》诗:“吴 风 谢安 屐,白足傲履韈。”宋 陈师道 《送法宝禅师》诗:“慇懃礼白足,吾为 泰山 溜。”明 袁宏道 《别黄道元信笔题扇上》诗:“乞饭随白足,佣经皈大圣。”清 孙枝蔚 《胜音上人持张虞山书见访兼示与淮上诸子唱和》:“谢客常晏坐,观心颇自如。白足忽到门,手持老友书。”⒉ 赤足;光脚。引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尸变》:“乃从被底渐渐出手得袴,遽就著之,白足奔出。”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公孙九娘》:“﹝ 莱阳生 ﹞因过叩 朱氏 之门, 朱 白足出逆。”国语辞典白足[ bái zú ]⒈ 南北朝的名僧昙始。足白于面,故称为「白足和尚」,后人便称僧人为「白足」。引唐·李商隐〈天平公座中呈令狐令公时蔡京在坐京曾为僧徒故有第五句〉诗:「白足禅僧思败道,青袍御史拟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