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谓兄弟相残或内部纷争。
引孙中山 《大总统劝告北军将士书》:“以 满 人窃位之私心,开 汉族 仇杀之惨祸,操戈同室,貽笑外人。”
词语解释操戈[ cāo gē ]⒈ 执戈。拿起武器。⒉ 引申为交战。⒊ 喻相互攻击。引证解释⒈ 执戈。拿起武器。引《列子·周穆王》:“操戈逐儒生。”唐 符载 《愁赋》:“伏波 据鞍而骨惊, 定远 操戈而涕激。”明 张居正 《乞恩守制疏》:“皇上如不以臣为不肖,外则操戈执鋭,宣力於疆埸,内则荷橐持筹,预议於帷幄。”⒉ 引申为交战。引沉涛 《瑟榭丛谈》卷上引 清 徐兰 《赤陵姐琵琶歌》:“间起侵陵缘互市,终修和好悔操戈。”⒊ 喻相互攻击。引明 尹耕 《秋兴》诗:“推轂丈人空肉食,操戈遗孽尚萧墙。”罗惇曧 《文学源流·三代以上文学》:“《左氏》后出,博士嚣然, 向 歆 以父子相难, 何 郑 则弟子操戈,门户逈分,渺难合併。”高燮 《索黄滨虹治印先寄以诗》:“乃以空论相操戈,儒林道学遂分科。”国语辞典操戈[ cāo gē ]⒈ 执戈。引《列子·周穆王》:「华子既悟,迺大怒。黜妻罚子,操戈逐儒生。」唐·符载〈愁赋〉:「伏波据鞍而骨惊,定远操戈而涕激。」⒉ 比喻互相敌对、攻击。引明·尹耕〈秋兴〉诗四首之三:「推毂丈人空肉食,操戈遗孽尚萧墙。」例如:「同室操戈」、「入室操戈」。
词语解释同室[ tóng shì ]⒈ 同居一舍;同居一室。谓一家,一户人家。亦指一家人。称有室之人再娶的妻。谓夫妇同居。引证解释⒈ 同居一舍;同居一室。引《仪礼·丧服》:“传曰:‘何以緦也?’‘以为相与同室,则生緦之亲焉。’”贾公彦 疏:“言同室者,直是舍同,未必安坐。”汉 徐干 《中论·治学》:“述千载之上,若共一时;论殊俗之类,若与同室;度幽明之故,若见其情。”钱锺书 《围城》六:“说着, 孙小姐 来了,说住在女生宿舍里,跟女生指导 范小姐 同室。”⒉ 谓一家,一户人家。亦指一家人。参见“同室操戈”。引《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鬭者,救之,虽被髮缨冠而救之,可也。”明 陈汝元 《金莲记·生离》:“堪怜同室人相鬭,扁舟浪起魂相搆。”清 沉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谚云:‘处家人情,非钱不行。’先起小人之议,渐招同室之讥。”⒊ 谓夫妇同居。引晋 杨方 《合欢》诗之二:“生有同室好,死成併棺民。”唐 白居易 《赠内》诗:“生为同室亲,死为同穴尘。”明 何景明 《结肠赋》:“虽中道殂先逝兮,穀焉既以同室。”⒋ 称有室之人再娶的妻。引清 梁章鉅 《称谓录·妻》:“闽 俗,家已有室而再娶妻,谓之同室。”国语辞典同室[ tóng shì ]⒈ 同住一室。例如:「分配宿舍时,他刚好和小李同室。」⒉ 同一家人。引《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⒊ 夫妇。引晋·杨方〈合欢〉诗三首之二:「生有同室好,死成并棺民。」唐·白居易〈赠内〉诗:「生为同室亲,死为同穴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