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才伎”。
引三国 魏 阮籍 《猕猴赋》:“多才伎其为何,因受垢而貌侵。”
宋 司马光 《为庞相公谢明堂礼成转官表》:“伏念臣顓愚无术,孤陋寡徒,起家衡茅,致位机近,此皆出於天幸,断自宸知,非才伎过絶於人,岂朋援阴为之地。”
明 方孝孺 《送王文冏序》:“是詔一出,凡含声鼓喙者,皆当奋跃以效才技。”
《清史稿·理密亲王允礽传》:“允礽 仪表、学问、才技俱有可观,而行事乖谬。”
章炳麟 《与人论文书》:“有常语尽雅,毕才技以造瑰辞,犹几不及俗者, 唐 世 颜师古、许敬宗 之伦是也。”
(1)(名)才能。(2)(名)有才能的人:~子。(3)(名)姓。(4)(副)刚才;表示以前不久。(5)(副)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6)(副)表示在特定的条件下或者由于某种原因产生的结果(前面常常用“只有、必须”或含有这类意思)。(7)(副)表示发生新情况;本来并不如此;含有“刚刚”的意思。(8)(副)对比起来表示数量小;次数少、能力差等;有“只”、“仅仅”的意思。(9)(副)表示强调或确定的语气(句尾常用‘呢’字):那里的风景~美呢!
(名)技能;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