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set off by contrast; serve as a foil to;
⒈ 反面的衬托;衬托。
引王西彦 《病人》:“山脚下的田塍边,正滋长着细小的红蓼花,焕发出青春的姿态,和山上的景象形成强烈的反衬。”
许杰 《两个青年》二:“他的两手,被铁枷锁着,垂在前面,在白色的纱笼外面,愈加反衬得明显。”
韩北屏 《非洲夜会·金字塔的启示》:“在夕阳映照下,无边无际的黄沙,一直伸向天边;在黄沙的反衬下,金字塔显得寂寞,人面狮身像显得更加忧郁。”
⒈ 一种修辞上的映衬。指对某种事物的现象或本质,作恰恰相反的描写的修辞法。如「花落春犹在,鸟鸣山更幽。」
(1)(动)回;还:~击。(2)(动)反抗;反对:造~。(3)(动)翻转:~复。(4)(动)推及:举一~三。(5)(形)与“正”相对:~面。(6)(副)反而;相反地:画虎不成~成犬。
(1)(动)在里面托上一层:~上一层纸。(2)(名)衬在里面的:~布|~衫。(3)(名)(~儿)附在衣裳、鞋、帽等某一部分的里面的布制品:帽~儿。(4)(动)陪衬;衬托:绿叶把红花~得更好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