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犹言严酷峻刻。
⒈ 犹言严酷峻刻。
引清 谭嗣同 《仁学》二九:“至 宋 又一小康……造《春秋尊王发微》,以割絶上下之分,严立中外之防,惨鷙刻覈,尽窒生民之灵思,使不可復动。”
(1)(形)悲惨;凄惨:~不忍睹。(2)(形)程度严重;利害:~败。(3)(形)凶恶;狠毒:~无人道。
词语解释刻核[ kè hé ]⒈ 见“刻核”。引证解释⒈ 亦作“刻核”。苛刻。引《南史·恩倖传·吕文显》:“文显 临事以刻覈被知。”宋 苏轼 《省试策问》之三:“凡省冗官八百员,吏千四百员,民以少紓,而上下相安,无刻核之怨。”清 秦笃辉 《平书·文艺篇上》:“閲书之道在於恕,不恕则刻覈锻鍊之患生。”金一 《文学观》:“夫谓语必已造,事不古同,诚不免以刻覈待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