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参见:负屈啣冤,负屈衔冤。
⒈ 遭受冤屈。见“负屈啣冤”。
引宋 罗烨 《醉翁谈录·小说开辟》:“説忠臣负屈啣寃,铁心肠也须下泪。”
元 无名氏 《合同文字》第三折:“可怜 刘安住 负屈啣寃,须不是 李社长 教唆为务。”
《金瓶梅词话》第九回:“你看若是负屈啣寃,被人害了,托梦与我,兄弟替你报寃雪恨。”
亦作“负屈衔寃”、“负屈含寃” 元 武汉臣 《生金阁》第三折:“你有甚么负屈衔寃的事,你且回城隍庙中去,到晚间我与你作主。”
《水浒传》第八回:“林冲 告道:‘恩相明镜,念 林冲 负屈衔寃。小人虽是粗卤的军汉,颇识些法度,如何敢擅入节堂?’”
《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我见父亲负屈含寃,都因我的婚姻而起,我从那日便打了个终身守志永远不出闺门的主意。”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六章:“按院根据片面之辞,上疏弹劾,将弟革去举人,下入狱中。弟负屈含冤,百口莫辩。”
⒈ 蒙受冤屈,无处申诉。元·关汉卿也作「衔冤负屈」。
引《窦娥冤·第三折》:「这都是我做窦娥的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负屈衔冤。」
《水浒传·第八回》:「林冲告道:『恩相明镜,念林冲负屈衔冤。小人虽是麤卤的军汉,颇识些法度,如何敢擅入节堂。』」
词语解释负屈[ fù qū ]⒈ 蒙冤受屈。例负屈含恨而逝。英be wronged;引证解释⒈ 犹抱屈。引明 刘基 《赠周宗道六十四韵》:“负屈无处诉,哀号动穹苍。”明 无名氏 《精忠记·闻讣》:“恨奸臣太毒,排陷忠良,负屈何时报取。”清 孔尚任 《赠万季野》诗:“举掌拍我肩,负屈莫留臆。大丹亦易成,行吟须早息!”国语辞典负屈[ fù qū ]⒈ 蒙受冤屈。引明·刘基〈赠周宗道六十四韵〉:「负屈无处诉,哀号动穹苍。」近抱冤
词语解释衔冤[ xián yuān ]⒈ 指无辜受罪。即“含冤”英nurse a bitter sense of wrong;引证解释⒈ 引《宋书·索虏传论》:“偏城孤将,衔寃就虏。”唐 杜甫 《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诗:“流慟嗟何及,衔寃有是夫。”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三折:“都是我做 竇娥 的没时没运,不明不闇,负屈衔冤。”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女吊》:“这也是一个女人,在衔冤悲泣。”⒉ 含冤。谓冤屈无从申诉。引《宋书·索虏传论》:“偏城孤将,衔寃就虏。”唐 杜甫 《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诗:“流慟嗟何及,衔寃有是夫。”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三折:“都是我做 竇娥 的没时没运,不明不闇,负屈衔冤。”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女吊》:“这也是一个女人,在衔冤悲泣。”国语辞典衔冤[ xián yuān ]⒈ 蒙受冤屈不得伸诉。引《宋史·卷二六九·杨昭俭传》:「衔冤者固当昭雪,为蠹者难免放流。」《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下》:「借有二人坐狱遇赦,则曲者幸免,直者衔冤。」近含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