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势成矣。——《三国志·诸葛亮传》
英a situation of tripartite confrontation;
⒉ 亦说“鼎足之形。
引晋 孙楚 《为石仲容与孙晧书》:“自谓三分鼎足之势,可与 泰山 共相终始。”
《晋书·皇甫谧传》:“故 冯 以弹剑感主, 女 有反赐之説, 项 奋拔山之力, 蒯 陈鼎足之势, 东郭 劫於 田荣,颜闔 耻於见逼。”
《三国演义》第三八回:“先取 荆州 为家,后即取 西川 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
引晋·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自谓三分鼎足之势,可与泰山共相终始。」
《三国演义·第一一回》:「吾欲屯兵濮阳,以成鼎足之势。」
词语解释鼎足[ dǐng zú ]⒈ 鼎的腿,鼎有三腿。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形势。例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资治通鉴》英three legs of a tripod-three rival powers;引证解释⒈ 鼎有三足,比喻三方并峙之势。引《史记·淮阴侯列传》:“参分天下,鼎足而居。”《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操 军破,必北还。如此则 荆 吴 之势彊,鼎足之形成矣。”孙犁 《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一)》:“他这一败,关系大局,迅速动摇了鼎足的平衡,使 蜀汉 一蹶不振。”⒉ 引申为匹敌。引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上·王弇州文》:“后之论次 明 文者,不得不推为一大家。若 沧溟 孤峭,乃 孙樵、刘蜕 一流, 南溟 副墨大函,文涉应付,未足称鼎足焉。”⒊ 指三公之位。引汉 张衡 《南都赋》:“周 召 之儔,据鼎足焉,以庀王职。”《后汉书·逸民传·严光》:“君房 足下,位至鼎足,甚善。”清 吴伟业 《赠王鉴明五十》诗:“后皆保耆颐,或乃致鼎足。”⒋ 比喻处于重要的地位。引《汉书·彭宣传》:“三公鼎足承君,一足不任,则覆乱美实。”《后汉书·刘恺传》:“臣闻三公上则台阶,下象山岳,股肱元首,鼎足居职,协和阴阳,调训五品,考功量才,以序庶僚,遭烈风不迷,遇迅雨不惑,位莫重焉。”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唐 则诗人济济, 宋 有文士蹌蹌,宜其鼎足文坛,为 三代 后之三代也。”⒌ 犹鼎元。引唐 刘得仁 《送高湘及第后东归觐叔》诗:“此去几般荣,登科鼎足名。”国语辞典鼎足[ dǐng zú ]⒈ 比喻三方对立的情势。引晋·潘岳〈为贾谧作赠陆机〉诗一一章之三:「三雄鼎立,孙启南吴。」《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彊,鼎足之形成矣。」英语lit. the three legs of a tripod, fig. three competing rivals法语(lit.) les trois pieds d'un trépieds, (fig.) trois rivaux en compétition
(1)(名)势力:权~。(2)(名)一切事物表现出来的趋向:~如破竹。(3)(名)自然界的现象或形势:山~|地~。(4)(名)政治、军事或其他社会活动方面的状况或情势:趋~|局~。(5)(名)姿态:手~。(6)(名)雄性生殖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