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伏:屈服;降:用用威力使屈服。用威力使猛虎和恶龙屈服。形容力量强大,能战胜一切敌人和困难。
⒈ 喻有极大的本领,能战胜重大困难或恶势力。元·马致远也作「降龙伏虎」。
引《任风子·第二折》:「学师父伏虎降龙,跨鸾乘凤。」
《封神演义·第八二回》:「伏虎降龙为第一,擒妖缚怪任纵横。」
词语解释伏虎[ fú hú ]⒈ 降服猛虎,比喻战胜邪恶势力。例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英yield tiger;引证解释⒈ 蹲伏着的老虎。引《荀子·解蔽》:“冥冥而行者,见寝石以为伏虎也。”明 徐渭 《伏虎画赞》:“我观伏虎,曲蟠以枕。”⒉ 制伏猛虎。亦比喻降伏凶人。引明 沉璟 《义侠记·释义》:“因此上屈弓腰,舒猿臂;要降龙,思伏虎。”《封神演义》第八二回:“伏虎降龙为第一,擒妖缚怪任纵横。”陈毅 《悼罗炳辉将军》诗:“自有擎天手,伏虎又降龙。”⒊ 即虎子。状似蹲兽的尿器。引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七:“道士便盛击鼓,召请诸神。魅乃取伏虎,于神座上吹作角声音。”《骈雅·释器》:“伏虎、楲窬,溺器也。”
词语解释降龙[ xiáng lóng ]⒈ 古代服饰及旗帜上所绣绘的下降之龙的图案。引证解释⒈ 古代服饰及旗帜上所绣绘的下降之龙的图案。引《仪礼·觐礼》:“天子乘龙,载大斾,象日月,升龙降龙。”宋 曾巩 《降龙》诗:“降龙左右施襟裾,两廊夹庙深渠渠。”《诗·豳风·九罭》“衮衣綉裳” 宋 朱熹 集传:“天子之龙,一升一降。上公但有降龙,而无升龙。”⒉ 谓以佛法降伏神龙。参见“降龙伏虎”。引唐 灵一 《宿天柱观》诗:“中宵自入定,非是欲降龙。”元 薛玄曦 《送朱本初之玉阶堂》诗:“慎勿挽弓思射鹿,祇须铸铁学降龙。”陈毅 《悼罗炳辉将军》诗:“自有擎天手,伏虎復降龙。”徐迟 《哥德巴赫猜想·石油头》:“尖刀班,突击队,从两个方向,猛扑钻台。一个伏虎。一个降龙。带上管线,压上井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