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句网 -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词典

附庸风雅的意思

yōngfēng

附庸风雅


拼音fù yōng fēng yǎ
注音ㄈㄨˋ ㄩㄥ ㄈㄥ 一ㄚˇ

繁体附庸風雅
词性成语

词语解释

附庸风雅[ fù yōng fēng yǎ ]

⒈  指某些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活动,以示自己有一定文化素养

mingle with men of letters and pose as a lover of culture;

引证解释

⒈  指某些人为装点门面,追随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方面的活动(多含贬义)。风雅,本指《诗经》中的《国风》、《大雅》、《小雅》等,这里泛指文化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释谚·临川梦》:“钱牧翁 评騭 陈仲醇,谓聊可装点山林,附庸风雅。”
柳亚子 《<胡寄尘诗>序》:“既不得逞,则涂饰章句,附庸风雅,造为艰深以文浅陋。”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六章二:“为了附庸风雅,不得不矫揉造作一番,骗骗自己而已。”

国语辞典

附庸风雅[ fù yōng fēng yǎ ]

⒈  缺乏文化修养的人,装腔作势的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

如:「他经商致富后,便附庸风雅的购买书画古董,企图能跻身文化界。」

温文尔雅

词语分解

附庸的解释

词语解释附庸[ fù yōng ]⒈  古代指附属于大国的小国,今借指为别的国家所操纵的国家。英vassal; small state attached by a big neighbour;⒉  依附其他事物而存在的事物。英dependency;引证解释⒈  指附属于诸侯大国的小国。引《诗·鲁颂·閟宫》:“锡之山川,土田附庸。”郑玄 笺:“赐之以山川土田及附庸,令专统之。”《礼记·王制》:“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合於天子,附於诸侯曰附庸。”郑玄 注:“附庸者,以国事附於大国,未能以其名通也。”《北史·周纪上·太祖文帝》:“立 萧詧 为 梁 主,居 江陵,为 魏 附庸。”聂绀弩 《季氏将伐颛臾》:“现在还嫌财发得不够,又要去打劫那附庸 顓臾,使得 顓臾 和本土的许多人民都家破人亡,妻离子散。”⒉  喻指尚处于弱小幼稚阶段而未能发展成完美独立的事物。引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六义附庸,蔚成大国。”⒊  喻指处于次要地位的、从属地位的。引清 钱泳 《履园丛话·谈诗·以诗存人》:“文坛耻説为偏将,酒国甘居是附庸。”徐迟 《地质之光》:“把持 中国 学术机关,使之成为外国学术机构的附庸。”⒋  附属依托。引唐 沉亚之 《谪掾江斋记》:“然则吾以为肝者,胆附庸其中。”国语辞典附庸[ fù yōng ]⒈  附属于诸侯或大国的小国,藉著听其指挥来得庇护。引《礼记·王制》:「附于诸侯曰附庸。」⒉  附属于某物而存在的。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荀况礼智,宋玉风钓,爰锡名号,与诗画境,六义附庸,蔚成大国。」近隶属 寄生 ⒊  勉强附和他人的意见或行动。例如:「有钱人家喜欢附庸风雅,订做一些书柜,却放置酒瓶。」英语vassal, dependent, subordinate, subservient, appendage法语Etat vassal, dépendance, subordination

风雅的解释

词语解释风雅[ fēng yǎ ]⒈  文雅。端庄的或高雅的,尤指外貌或举止端庄的或高雅的。例举止风雅。英elegant; refined;⒉  《诗经》有《国风》、《大雅》、《小雅》等部分,后世用风雅泛指诗文方面的事。英of poems; literary pursuit;引证解释⒈  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大雅》、《小雅》。亦用以指代《诗经》。引汉 班固 《东都赋》:“临之以《王制》,考之以《风》《雅》。”唐 杜甫 《戏为六绝句》之六:“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清 王晫 《今世说·文学》:“曹秋岳 称 李天才律诗云:《风》《雅》以来,仅有斯製。”⒉  指诗文之事。引南朝 梁 萧统 《<文选>序》:“故风雅之道,粲然可观。”五代 齐己 《送僧游龙门香山寺》诗:“且寻风雅主,细看 乐天 真。”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幽怪一·狐仙谈历代丽人》:“黔中 某孝廉以博学高才主持风雅。”⒊  风流儒雅。引晋 陆机 《辩亡论上》:“风雅则 诸葛瑾、张承、步騭,以名声光国。”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一:“坡 云:‘这汉病中瘦则瘦,儼然风雅。’”《明史·文苑传四·袁宏道》:“﹝ 宏道 ﹞与士大夫谈説诗文,以风雅自命。”丰子恺 《缘缘堂随笔·忆儿时》:“父亲说:吃蟹是风雅的事,吃法也要内行才懂得。”⒋  教化规范。引《文选·皇甫谧<三都赋序>》:“至于 战国,王道陵迟风雅寝顿。”李善 注:“《汉书》曰:春秋 之后, 周 道寝坏,而贤人失志。”唐 李白 《赠常侍御》诗:“大贤有卷舒,季叶轻风雅。”宋 司马光 《言张田第二状》:“唐太宗 见进士等第,怪其无 张昌龄、王公谨 名。 王师旦 曰:‘二人有文无行,恐变陛下风雅。’”国语辞典风雅[ fēng yǎ ]⒈  本指《诗经》中的国风、大雅、小雅,后泛指诗文之事。引《文选·曹植·求通亲亲表》:「如此则古人之所叹,风雅之所咏,复存于圣世矣。」南朝梁·萧统〈文选序〉:「故风雅之道,粲然可观。」⒉  文雅、儒雅。引唐·王维〈送张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韵〉:「清范何风流,高文有风雅。」例如:「举止风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