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谓讨伐有罪的君主,抚慰受难的百姓。案,《南史》为 唐 初所修,“伐罪弔人”之“人”当作“民”,因避 太宗 讳改。
引《梁书·袁昂传》:“吾荷任前驱,扫除京邑,方拨乱反正,伐罪弔民。”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二:“及取 宋,责其背约,名为伐罪弔民。”
亦作“伐罪弔人”。 《南史·檀道济传》:“道济 曰:‘伐罪弔人,正在今日。’皆释而遣之。”
⒈ 征讨残暴的统治者,以抚慰被压迫的人民。也作「吊民伐罪」。
引《文选·陆倕·石阙铭》:「似夏民之附成汤,殷士之窥周武,安老怀少,伐罪吊民。」
近除暴安良
反犯上作乱
词语解释伐罪[ fá zuì ]⒈ 讨伐有罪的人。例吊民伐罪。近者奉辞伐罪。——《资治通鉴》吊民洛汭,伐罪秦中。——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英uprising; attack the tyrant and relieve the people of their sufferings;引证解释⒈ 讨伐有罪者。引《左传·哀公二十三年》:“以辞伐罪足矣,何必卜。”晋 潘岳 《西征赋》:“当 光武 之蒙尘,致王诛于 赤眉,异 奉辞伐罪。”唐 韩愈 《猫相乳》:“北平王 牧人以康,伐罪以平。”国语辞典伐罪[ fā zuì ]⒈ 讨伐有罪。引《文选·潘岳·西征赋》:「当光武之蒙尘,致王诛于赤眉,异奉辞以伐罪,初垂翅于回谿。」《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中军临川殿下,明德茂亲,总兹戎重,吊民洛汭,伐罪秦中。」近征讨
词语解释吊民[ diào mín ]⒈ 抚慰百姓。引证解释⒈ 抚慰百姓。引《孟子·梁惠王下》:“诛其君而弔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东观汉记·光武纪》:“观於放麑啜羹二者孰仁矣,失斩将弔民之义。”南朝 梁 沉约 《应诏乐游苑饯吕僧珍》诗:“伐罪 芒山 曲,弔民 伊水 潯。”国语辞典吊民[ diào mín ]⒈ 抚慰百姓。引《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中军临川殿下,明德茂亲,摠兹戎重,吊民洛汭,伐罪秦中。」